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百科 » 茶葉大全 » 經驗 » 正文

信陽毛尖特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10-25 15:25  來源:昵茶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688
內容摘要:信陽毛尖品質特征:信陽毛尖干茶條索細、圓、光、直、顯白毫,尖削挺秀呈碗釘形,色澤翠綠,其香氣呈蘭香味,香高馥郁且持久,其茶湯清苦爽口不澀,且回甘生津,葉底嫩綠鮮活勻亮,另外信陽毛尖可沖泡3次,但沖泡水

信陽毛尖品質特征:信陽毛尖干茶條索細、圓、光、直、顯白毫,尖削挺秀呈碗釘形,色澤翠綠,其香氣呈蘭香味,香高馥郁且持久,其茶湯清苦爽口不澀,且回甘生津,葉底嫩綠鮮活勻亮,另外信陽毛尖可沖泡3次,但沖泡水溫不宜過高。

信陽毛尖的特點: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產。由漢族茶農創(chuàng)制于民國初年。主要產地在信陽市和新縣,商城縣及境內大別山一帶。信陽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干凈,不含雜質,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從外形上看則勻整、鮮綠有光澤、白毫明顯。

外形細、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沖后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優(yōu)質信陽毛尖湯色嫩綠、黃綠或明亮,味道清香撲鼻,劣質信陽毛尖則湯色深綠或發(fā)黃、混濁發(fā)暗,不耐沖泡、沒有茶香味。

如何辨別信陽毛尖茶:

1.外觀

細、圓、緊、直、多白毫是信陽毛尖的顯著特點,嫩芽或一芽一葉肯定比粗老大葉制成的成品要細、圓、緊、直得多了。銀綠翠嫩也是信陽毛尖的特點,這些特點都是在揉捻工序的熟鍋的時候形成的,經過這個步驟的信陽毛尖才會保持著銀綠翠嫩。

看信陽毛尖的干茶另外需要的就是聞干茶香,色澤清綠的信陽毛尖一般而言必然香氣怡人。而信陽毛尖的干茶中有一些雜味,如青臭味,很可能是在制作工藝上出了問題。例如:信陽毛尖的鮮茶不經過攤放直接加工或者殺青程度偏輕導致殺青不透,容易帶有青臭味。

2.搓捻干茶

捻干茶就是食指、 拇指用力搓捻信陽毛尖的干茶,判斷信陽毛尖茶葉的干燥程度,含水量過高過低等等。信陽毛尖的最佳含水量應該在6.5%左右。含水量過高,茶葉內部容易發(fā)生緩慢的氧化反應,加速茶葉陳化老化,品質下降快,嚴重的還可能霉變、滋生細菌。

信陽毛尖的含水量過低也有一些弊端,運輸過程中,條索容易折斷,白毫容易脫落,茶葉易形成大量碎末。含水量適當?shù)男抨柮?,用手指用力搓捻,應當是有部分粉碎,亦有部分捻斷的條索。如果搓捻之后,僅有少量粉碎甚至沒有粉碎,說明信陽毛尖的含水量過高;搓捻之后全部粉狀,說明信陽毛尖的含水量過低。

3.沖泡湯色

首先是沖泡,信陽毛尖的茶葉沖泡用水最好是100℃(只用于辨別)。而日常飲用綠茶,80-85℃水溫就可以了。100℃的水溫能使信陽毛尖茶葉釋放出更多芳香物質和水溶性物質,更便于品出信陽毛尖茶葉的滋味。

為了便于觀察,建議選用玻璃杯泡綠茶。再看湯色,優(yōu)質的信陽毛尖湯色淺綠或黃綠,而且清澈明亮。

信陽毛尖的湯色如果是深暗色,往往是信陽毛尖茶葉受潮等原因導致茶葉老化陳化;信陽毛尖的湯色如果是發(fā)黃或者泛紅,往往是信陽毛尖的鮮葉采摘后處置不當導致輕微發(fā)酵或者殺青溫度低或殺青不足造成;信陽毛尖的湯色渾濁往往是揉捻加壓過重或者細菌污染變質造成的。

信陽毛尖的干茶的芽葉往往難以分清,而泡開后的信陽毛尖茶葉,芽葉比例就一目了然了。還可以在玻璃杯中看清信陽毛尖茶葉的勻整程度,有無茶梗雜質等等。

4.品茶

信陽毛尖特有的熟板栗香即來自于茶葉中單糖,茶香的整體感覺應考慮是否純正無異味、是否符合這款茶的香型、香氣的濃淡程度、鮮香還是陳舊、香氣的持久性等。

品茶的要求是茶湯的溫度在45℃-55℃,溫度過高如超過70℃,肯定會燙嘴燙舌,無法品嘗滋味;溫度過低,茶湯中水溶性物質溶解較多,茶湯的濃度提高,澀味會明顯加重,口感不鮮爽圓潤。

上好的信陽毛尖口味鮮爽、濃淡適宜、入喉圓潤、回味悠長。真正的好茶,應當能沖泡兩、三道依然獲得較高的視覺、嗅覺、味覺的享受。而如果第一泡滋味很好,第二、第三泡卻下滑太多,這樣的茶葉性價比也不太高。

5.葉底

要注意看信陽毛尖的茶葉的芽葉比例、茶葉嫩度、色澤、整碎程度、勻稱程度、軟硬程度、潔凈程度等指標。好的信陽毛尖葉底應該是嫩綠鮮光,色澤勻亮,芽葉勻齊。

農村網(wǎng)  責任編輯:農村網(wǎng)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信陽毛尖特征”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baike/33597.html
      版權聲明:本網(wǎng)站刊載的資訊由網(wǎng)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wǎng)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wǎng)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wǎng)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wǎng)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百科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