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曝光臺 » 正文

金鑼屋漏又逢連陰雨:先是瘦肉精風波 再被加盟投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9-28  來源:中國經營報  瀏覽次數:82051
內容摘要:  稱國家公布的違禁產品在當地檢測為合格  金鑼首度回應瘦肉精風波  柴剛  9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
   稱國家公布的違禁產品在當地檢測為“合格”

  金鑼首度回應“瘦肉精風波”

  柴剛

  9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發(fā)布“關于65批次食品不合格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其中臨沂新程金鑼肉制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鑼集團”)興隆分公司生產的豬后臀尖檢出禁止使用的西馬特羅。公開資料顯示,興隆分公司地處哈爾濱市巴彥縣,而西馬特羅則是“瘦肉精”的一種。

  金鑼集團隨后處于輿論風口浪尖。9月11日,金鑼集團相關負責人首度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回應,該批次生豬肉在當地檢驗檢疫部門檢測為“合格”,而對于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的上述通告,金鑼方面在等待哈爾濱方面給予的回應。

  記者梳理獲悉,自2015年以來,截止到9月份,金鑼集團多次因產品質量、企業(yè)管理等方面被媒體曝光、國家相關部門通報,致使這家國內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風波不斷。業(yè)內人士認為,金鑼集團食品安全事件頻發(fā),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包括大型食品企業(yè)在內的食品安全仍面臨不小的壓力。

  “瘦肉精”風波

  “通告”描述,2015年2月~6月,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抽檢6類食品、3518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65批次,肉及肉制品836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其中,金鑼集團興隆分公司生產的豬后臀尖檢出禁止使用的西馬特羅。“通告”稱,金鑼方面曾提出復檢,但在規(guī)定期限內未完成復檢,經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組織復核檢驗,復核結果仍為“不合格”。

  權威資料介紹,西馬特羅是“瘦肉精”的一種,屬于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β興奮劑),是國家明令禁止被檢出的物質。該類藥物能夠促進動物體蛋白質沉積、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積,提高瘦肉率,但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對人體有害。據了解,國家農業(yè)部曾多次發(fā)文規(guī)定,嚴禁在飼料、動物飲用水、所有食品動物以任何用途使用西馬特羅,并規(guī)定西馬特羅為禁止使用的獸藥,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9月11日,金鑼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金鑼集團興隆分公司只加工生豬,該批次生豬肉來自當地加盟商。他稱,金鑼方面向該加盟商當天供應一頭半生豬,約100余公斤,在哈爾濱當地檢驗檢疫部門抽檢、送檢均為“合格”。金鑼集團官方網站介紹,其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肉制品生產加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企業(yè)。公司現有總資產104億元,擁有以山東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湖南、四川、河南等生產基地為主的生豬、肉雞屠宰及肉制品生產加工線,是全國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目前,公司已形成年屠宰加工生豬2200萬頭、肉雞2億只、年產肉及肉制品200萬噸的生產能力,是中國最大的生豬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生產企業(yè)。

  “不合格產品信息”顯示,被抽檢單位為哈爾濱聯強商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道里菜市場金鑼冷鮮肉專柜,生產時間為“2015年6月2日”,“標準值”一欄則為“禁止使用”。

  “初步分析,流通環(huán)節(jié)管理上存在問題。”該負責人坦言,抽檢該批次生豬的四個樣本,其中三個合格。他分析稱,金鑼集團在生豬進場、宰前、物流配送等程序非常嚴格,但金鑼集團生豬肉價格高于其他品牌,不排除該加盟店經營著其他來源的生豬肉。

  他解釋,第一次抽檢被定為“不合格”后,金鑼方面曾聯系青島檢驗檢疫對該批次生豬肉進行檢測,但產品被打開后,卻沒有按程序予以檢測,最終上報復查結果認為“不合格”。

  對此次抽檢中發(fā)現的不合格產品,“通告”明確,各地食藥部門責令生產經營企業(yè)及時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記者獲悉,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要求,19個省(區(qū)、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者進一步調查處理,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據了解,調查整改情況需于10月31日前報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并向社會公布。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fā)

  僅2015年以來,金鑼集團已不是第一次被通報。

  早在2月,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公布的2015年第一期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信息顯示,肉及肉制品監(jiān)督抽檢不合格名單中,金鑼集團名列其中。公布的檢測結果介紹,通遼金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金鑼王特級火腿腸(100克/袋)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12.6倍。

  該批次產品生產日期為2014年8月4日。公開資料顯示,通遼金鑼食品有限公司為金鑼集團子公司。

  3月18日,媒體報道金鑼集團地處德州臨邑廠區(qū)收購疑似患病的生豬,其《檢驗合格證明》與顯示的開具單位所提供的檢疫證明存根存在出入。3月19日,金鑼集團德州分廠停產,部分責任人被采取強制措施。3月23日,該廠區(qū)恢復生產。然而,關于該批次生豬及產品等最終流向,當地政府、金鑼集團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山東多名業(yè)內人士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圍繞著病死豬,在眾多地方已自發(fā)形成一條利益鏈,處在利益鏈上的每一個人,既互相提防又彼此討好,而飼料商、養(yǎng)殖戶、經紀人都是構成這個利益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他們看來,金鑼集團“病豬事件”僅是該行業(yè)的冰山一角。

  記者梳理得知,3月份的“病豬事件”,也并非金鑼集團首次在食品安全上出現問題,其曾多次陷入“質量門”。來自媒體公開報道顯示,其在包裝、銷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諸多問題被爆出。金鑼集團黨委書記鄭培清曾公開表示,來自原輔料上游供應商的風險,一直讓企業(yè)在進行質量安全管控時頗為頭疼。金鑼集團前述負責人則對此解釋,金鑼集團采取宰前通過“入廠檢查”“卸車查驗”“待宰查驗”三道關確保生豬合格,從生豬進廠到屠宰加工要經過20多道檢疫檢驗程序。他介紹,金鑼集團收購的生豬必須有檢疫證、耳標等,但檢疫證的發(fā)放則來自當地政府有關部門。

  他稱,金鑼集團在產品抽檢上從國家要求的5%,提高到10%~20%,巨資打造的生產、檢測等設備更加完善。

  上述業(yè)內人士則認為,金鑼集團“事件”頻發(fā),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包括大型食品企業(yè)在內的食品安全仍面臨不小的壓力。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金鑼集團“病豬事件”暴露出農牧業(yè)在食品安全監(jiān)管上的漏洞與難點。他分析,中國農村是個“熟人社會”,畜禽收購、買賣、檢驗等環(huán)節(jié)人員相互熟悉,都是在一條利益鏈上,都是交易中的既得利益者難以很好的相互監(jiān)督。

  加盟商集體投訴 屋漏又逢連陰雨

  “去年(金鑼集團)返利點從11.5%降到9.08%,加盟商已難以存活。”9月16日,記者獲得一份《沈陽市場金鑼加盟商協會致金鑼總部銷售總裁的一封信》(以下簡稱“一封信”)如此描述。

  “一封信”是沈陽地區(qū)60余家金鑼冷鮮肉專賣加盟店,在今年3月以“加盟商協會”名義發(fā)出。該公開信介紹,近兩年來,金鑼集團變本加厲地傷害著加盟商,產品質量惡劣,背離產品標準出貨,返利降點不與加盟商溝通,上交貨款得不到保證……”

  9月16日,金鑼集團沈陽一加盟商代表介紹,金鑼品牌此前是沈陽地區(qū)肉食食品的一個招牌品牌,但近年來,在上述因素壓力下,不少加盟商選擇退出,而金鑼集團德州廠區(qū)“病豬事件”對金鑼產品沈陽市場更是一次沖擊。“一封信”佐證,“金鑼的供貨質量存在著很大問題”“水特別大,血污等等”,導致了損耗巨大。該地區(qū)的加盟商們要求金鑼集團恢復返利,讓其能夠繼續(xù)維持下去。金鑼沈陽地區(qū)業(yè)務負責人則表示,已與加盟商協調解決此事。

  金鑼集團官方網站介紹,其在全國擁有1.8萬家品牌專賣店、設200多家銷售辦事處,9000多家經銷商。來自媒體公開報道稱,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金鑼集團不斷削減線下加盟商經營利潤。記者調查獲悉,該控制成本手段隨即引發(fā)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不止在沈陽地區(qū),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紛紛投訴金鑼集團,有的則選擇退出加盟。

  銳財經網分析師劉江遠認為,金鑼集團近年來在全國擴張線下加盟商,但在廠商統一商品、價格等方面,卻難以滿足加盟商盈利。他介紹,公開信息顯示,今年9月,金鑼公布稱在3~5年內,計劃將鮮品專賣店數量突破30000個,凍品工業(yè)客戶突破600家,餐飲品牌突破100家,實現全國網點和品項的強勢分銷能力構建。

  前述行業(yè)內人士分析稱,金鑼集團在快速擴張中,多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無疑暴露出其在產業(yè)鏈上游的瓶頸。劉江遠介紹,其模式中包括生豬散戶代養(yǎng)加盟模式,企業(yè)很難對該流程嚴格監(jiān)管,為金鑼整個產業(yè)鏈安全埋下隱患,并已凸顯。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金鑼屋漏又逢連陰雨:先是瘦肉精風波 再被加盟投訴”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150928/35836.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