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喝茶如果在辦公室的話,可以買那種專門用來泡茶的帶過濾的陶瓷杯或玻璃杯,在家的話,可以選擇功夫杯,普通的茶具可以是茶道六君子。
喝茶用的茶具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撥、茶夾、茶針。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則,又稱茶勺為盛茶入壺之用,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適量。
茶漏,茶漏則于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dǎo)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茶匙,又稱茶撥、茶扒,一種細(xì)長的小把子,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nèi)茶葉。也可將茶葉由茶荷(茶則)撥入壺中,故名茶撥。茶葉沖泡過后,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wèi)生,故皆使用茶匙。又名渣匙,因為可以用來去除茶渣而得名。
茶夾,又稱茶筷茶夾功用與茶則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wèi)生。
茶針(茶通),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dāng)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后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茶針有時和茶匙一體,即一端為茶針,另一端為渣匙,用竹、木制成。
了解茶具小知識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續(xù)于元,衰微于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yōu)辄c(diǎn)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chuàng)造了條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xiàn)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產(chǎn)黑瓷茶具,成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chǎn)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產(chǎn)的建盞最為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