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政策法規(guī) » 政策信息 » 正文

黑龍江省多措并舉確保災民住有居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9-17  瀏覽次數:81051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災后受災群眾安全越冬居住和房屋恢復重建的系列部署,省住建廳迅速開展“進村屯、建住房、保安置”活動,全力組織開展災后群眾越冬安置和房屋重建工作。

  他們按照分類安置、分步實施、分級負責和臨時與過渡安置相結合、分散與集中安置相結合、回遷與重建安置相結合的“三分三結合”安置總體要求,以災區(qū)各級政府為主導,緊緊依靠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動員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行業(yè)企業(yè)援建,全力以赴做好穩(wěn)定安置、房屋修繕和重建工作,努力使受災群眾從臨時安置向全面穩(wěn)定安置轉變,確保每戶受災群眾都居有住所、安全越冬,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災區(qū)群眾心頭。

  采取多種方式解決受災群眾居住安置問題,幫助受災群眾安全越冬。一是投親靠友結對子安置。堅持以農民自救為主,動員受災群眾投親靠友奔子女,組織黨員干部帶頭結對子;二是租用閑置城鎮(zhèn)商品房安置。通過政府引導、災民與開發(fā)商簽訂租房協議,省政府給予一定租房補貼,滿足災民基本生活需要;三是租用農村閑置房安置。由村委會組織協調,災民與戶主協商租用,實現就近就地安置;四是利用保障性住房安置。對今年開工的廉租房、公租房,加快建設進度,保證供暖,優(yōu)先用于安排受災群眾臨時安全過冬;五是利用閑置農村學校、醫(yī)院和體育場館安置。通過增加生活設施的方式,安置部分災民過冬;六是利用農村庫房、生產用房安置。對農村閑置庫房、倉房、生產廠房進行整修,增加臨時取暖和生活設施,組織受災群眾集中居?。黄呤抢棉r村敬老院安置。對鰥寡孤獨、五保戶、低保戶由地方政府組織安排到敬老院集中居住。

  為科學有效做好災后群眾安置和房屋恢復重建工作,從8月中旬開始,省住建廳已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受災村屯,實地核查災情,并開展災后規(guī)劃重建選址、設計等指導服務。派出5個調查組分赴齊齊哈爾、黑河、肇源、嘉蔭、同江、撫遠,就因災受損房屋、城市內澇、主要市政公用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形成預案;組成10個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指導服務組,分赴同江市、撫遠縣、嘉蔭縣、蘿北縣、綏濱縣等受災嚴重村屯,調研指導災區(qū)進行村莊規(guī)劃、農房設計、農房施工恢復重建工作。同時,指導各地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門組織技術力量,為農村居民免費提供多樣化的住房設計樣式和施工技術指導。組織開展房屋修繕前會診、修繕后鑒定和水浸房屋防凍脹工作,指導農戶按照國家規(guī)范、技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建設,加強質量安全監(jiān)督,確保修繕安全和水浸房屋安全越冬,避免發(fā)生次生災害。

  因地制宜,受損房屋維修、倒塌房屋翻建、異地重建等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修繕房屋力爭今年全部完成,重建房屋分兩年完成。明確修繕、重建和穩(wěn)定安置政策標準,對規(guī)劃選址、質量安全、抗震、節(jié)能等方面提出要求。做好規(guī)劃設計,對泄洪區(qū)、庫區(qū)、淹沒區(qū)、低洼地帶不再原址重建、另選新址,選址以水利部門數據為依據,新址規(guī)劃與水利規(guī)劃相銜接。結合村莊布局規(guī)劃,在中心村、農村社區(qū)和小城鎮(zhèn)進行重新選址和規(guī)劃設計。對重建和維修房屋,仔細勘測,備足建筑材料,科學組織協調施工力量,盡快開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國家倒損房屋救助補助資金,整合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和省農村泥草房改造補助資金,最大限度爭取國家追加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同時,用好國家建筑節(jié)能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大力推廣應用經濟實用可靠的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提高新建房屋品質。來源:黑龍江農業(yè)信息網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黑龍江省多措并舉確保災民住有居所”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130917/26804.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