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百科 » 茶葉大全 » 茶器 » 正文

古代有沒有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的發(fā)展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10-23 15:17  來源:昵茶網  瀏覽次數:555
內容摘要:玻璃,古人稱之為流璃或琉璃,實是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礦物質。中國的琉璃制作技術雖然起步較早,但直到唐代,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斷傳入,中國才開始燒制琉璃茶具。唐代元稹曾寫詩贊譽琉璃,說它是

玻璃,古人稱之為流璃或琉璃,實是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礦物質。中國的琉璃制作技術雖然起步較早,但直到唐代,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斷傳入,中國才開始燒制琉璃茶具。唐代元稹曾寫詩贊譽琉璃,說它是“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雖然造型原始,裝飾簡樸,質地顯混,透明度低,但卻表明中國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經起步,在當時堪稱珍貴之物。

在近代,隨著玻璃工業(yè)的崛起,玻璃茶具很快興起。這是因為,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可塑性大。因此,用它制成的茶具,形態(tài)各異,用途廣泛,加之價格 低廉,購買方便,而廣受茶人好評。在眾多的玻璃茶具中,以玻璃茶杯最為常見,用它泡茶,茶湯的色澤,茶葉的姿色,以及茶葉在沖泡過程中的沈浮移動,都盡收眼底,因此,用來沖泡種種細嫩名優(yōu)茶,最富品賞價值,家居待客,不失為一種好的飲茶器皿。但玻璃茶杯質脆,易破碎,比陶瓷燙手,是美中不足。

玻璃茶具一般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純堿等混合后,在高溫下熔化、成形,再經冷卻后制成。玻璃茶具有很多種,如水晶玻璃、無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濁玻璃茶具等。用玻璃可制成各種其他盛具,如酒具、碗、碟、杯、缸等,多為無色,也有用有色玻璃或套色玻璃的。那你知道我們平常用的這些玻璃器具,其實遠在古代就已經很流行了嗎?

古代巴比倫人是最早找到玻璃配方的,那是在4500年以前。其后,埃及人、羅馬人繼承前人的這一技術,使之發(fā)揚光大。中世紀以后,玻璃制作技術傳到了歐洲,并在這一地區(qū)蓬勃發(fā)展。

琉璃制作技術傳入中國的時間稍晚,大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并未推廣利用。漢唐時代,因為有了海上交通和絲綢之路,中西文化得以交融,國人對玻璃的認識更進了一步,但還是把玻璃作為美玉或藥材看待。

做美玉還能理解,如何拿來做藥材呢?作為藥材的玻璃記載見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玻璃“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作為藥材的水玉(玻璃)是味辛、性寒、無毒的,能治驚悸心熱,安心 明目,祛赤眼,治熱腫。在古代中國,由于對玻璃了解少,認為它是與玉石同類,生在土中,由千歲冰所化成,故也有稱為水晶的。丹家把它用作煉丹的原料,近代也有人稱之為料器。

直到17世紀末的清代,玻璃的制作技術及配方才真正由西方傳教士傳入中國。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黃色琉璃茶盞和素面淡黃色琉璃茶托,是地道的中國琉璃茶具,雖然造型原始,裝飾簡樸,質地顯混,透明度低,但卻表明中國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經起步,在當時堪稱珍貴之物。唐代元稹曾寫詩贊譽琉璃,說它是“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

難怪唐代在供奉法門寺塔佛骨舍利時,也將琉璃茶具列入供奉之物。宋時,中國獨特的高鉛琉璃器具相繼問世。元、明時,規(guī)模較大的琉璃作坊在山東、新疆等地出現。清康熙時,在北京還開設了宮廷琉璃廠,只是自宋至清,雖有琉璃器件生產,且身價名貴,但多以生產琉璃藝術品為主,只有少量茶具制品,始終沒有形成琉璃茶具的規(guī)模生產。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古代有沒有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的發(fā)展史”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baike/43151.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百科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