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百科 » 茶葉大全 » 經驗 » 正文

安徽三大名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12-22 12:18  來源:昵茶網  瀏覽次數(shù):1546
內容摘要:安徽三大名茶為祁門紅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安徽茶品眾多,除此之外還有六安瓜片、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岳西翠蘭、涇縣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舒城蘭花、休寧松蘿茶、龍池香尖等。安徽都有哪些茶葉《1》祁門

安徽三大名茶為祁門紅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安徽茶品眾多,除此之外還有六安瓜片、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岳西翠蘭、涇縣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舒城蘭花、休寧松蘿茶、龍池香尖等。

安徽都有哪些茶葉

《1》

祁門紅茶

世界三大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錫蘭紅茶,中國祁門紅茶。

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峰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并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號稱“祁門香”)。

《2》

六安瓜片

這茶可是貢茶,從古至今,級別就很高。它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葉茶,采摘期為谷雨前后的;另一方面,六安瓜片的加工工藝極為復雜,反復長達一周,尤其講究烘焙火工的拿捏,老一分則苦,嫩一分則澀。在茶葉的外形塑造上,更是極盡雕琢之能事,以至于沖泡出來如同翠綠的瓜子片,并以此得名。

《3》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產于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4》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中國傳統(tǒng)名茶,屬于綠茶類尖茶,產于安徽太平縣(現(xiàn)改為黃山市黃山區(qū))一帶,為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是中國歷史名茶之一。

《5》

霍山黃芽

屬于黃茶類,產于中國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海拔600米以上山區(qū)大化坪、金竹坪、金雞山、火燒嶺、金家灣、烏米尖、磨子潭、楊三寨等地。

霍山黃芽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嫩綠披毫,香氣清新持久,透明的玻璃杯,一撮茶葉,幾沖開水,一席茶飲就開始了。皖西人愛飲茶,清茶一杯,名目醒腦,嗅著鄉(xiāng)土的芬芳,滿口甘甜,口有余香。

除此之外還有屯溪綠茶、岳西翠蘭、涇縣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舒城蘭花等。

十大名茶排名匯總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一般我們所說的十大名茶,都是按照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評比為準,其次我們也要知道,各種茶都有優(yōu)點、缺點,所以不必太過于在乎排名,好喝,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茶。

1959年中國“十大名茶”評比會將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1999年《解放日報》將江蘇碧螺春、西湖龍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鐵觀音、福建銀針、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廬山云霧茶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聯(lián)社和《紐約日報》將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信陽毛尖、西湖龍井、都勻毛尖、廬山云霧、安徽瓜片、安溪鐵觀音、蘇州茉莉花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匯報》將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安徽祁門紅、安徽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巖茶、福建鐵觀音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不管是那個時期的名茶,不難發(fā)現(xiàn),安徽向來都是產茶大省,所產茶葉眾多,且品質優(yōu)良,我們經常喝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門紅茶都是非常不錯的。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安徽三大名茶”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baike/35741.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百科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