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百科 » 茶葉大全 » 經驗 » 正文

鐵觀音的工藝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10-23 15:24  來源:昵茶網  瀏覽次數(shù):1245
內容摘要:鐵觀音是采摘一芽二葉、三葉(開面采)為原料,經涼青(室外)、曬青、涼青(室內)、做青、炒青、揉搓、做掉紅邊(提高茶湯醇厚度)、包揉、焙火(三揉三烘,反復進行3-5次)、揀簸等工藝制作而成,其制作工序中,

鐵觀音是采摘一芽二葉、三葉(開面采)為原料,經涼青(室外)、曬青、涼青(室內)、做青、炒青、揉搓、做掉紅邊(提高茶湯醇厚度)、包揉、焙火(三揉三烘,反復進行3-5次)、揀簸等工藝制作而成,其制作工序中,以搖青、炒青最為關鍵,是決定茶葉品質的關鍵因素。

搖青遵循“三守一攻一補充”的做法,即第一,第二次搖青動作宜輕,轉數(shù)不宜過多。

鐵觀音茶的制作工藝

1、采摘

鐵觀音的采摘,要待新梢長到3~5葉快要成熟,而頂葉六七成開面時采下1芽2葉或1芽3葉的葉梢,俗稱"開面采"。

采制技術特別講究:以“虎口對芯”,手工采摘成熟新梢2—3葉;采摘做到“五不”,即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

鮮葉采摘后,不能長時間置于袋里或者簍里,應及時置于陰涼處,并翻松鮮葉,防止風吹日曬,新鮮度被破壞。

2、曬青

茶青采下來后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將其薄薄的攤涼曬青。曬青的目的是為了使鮮葉的水分蒸發(fā),提升鮮葉內的酶活性,為下一步搖青作準備。

3、做青

做青分為二個小部分,簡單而言它就是涼青、搖青一直循環(huán)的過程,隨著次數(shù)的增多,涼青搖青的時間也要慢慢的增加,一般都需要有6-8的涼青、搖青,茶鮮葉內的物理化學反應才能達到進入下一步殺青的標準。下圖分別為搖青和涼青。

4、殺青

做青一般是從當天傍晚開始一直會持續(xù)到第二天,到了第二天就要要一定的經驗積累,通過對茶鮮葉的觀察來決定是否要炒青。殺青是茶葉品質固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將決定鐵觀音的品質好壞。有經驗的制茶師能夠很好的把握時機制作出優(yōu)質鐵觀音。

5、包揉

把殺青后的茶葉包在特制的布里,準備放入整形機。利用“包揉機”把整個茶葉緊包成球狀。如圖,從這個步奏的目的就是制作鐵觀音特有的球狀外形和顏色。

6、揉捻

將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機”中進行揉捻使茶葉成球狀。茶球在緊包的狀態(tài)下在揉捻機中滾動,里面的葉子受到揉捻機和茶葉的擠壓會慢慢形成“顆粒狀”,茶青從葉狀到顆粒狀全是揉捻機的功勞,不過這得要經過很多遍的操作。

7、打散

把打包好的茶球打散了,再次進行包揉和揉捻,一般這個過程要持續(xù)4-6遍,茶葉才能漸漸的變?yōu)轭w粒狀。

8、復烘干

復烘干是茶葉初制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是進一步散發(fā)茶葉多余的水分,使之達到干燥,固定已經形成的品質,便于儲藏,同時茶葉在熱作用下,使內涵物質進行熱化學變化,例如多酚類化合物的自動氧化,糖類的焦糖化,形成焦糖香,形成香氣和滋味。

9、攤涼

烘干后的茶葉溫度極高,必須及時快速散發(fā)茶葉內的溫度,降低溫度,固定茶葉烘后的火功,防止悶黑產生高火味,同時通過攤涼自然冷卻,使茶葉內的自然水分重新分布平衡,保證產品質量,提高茶葉精制率。

10、撿梗

撿梗的目的是除去毛茶中的粗老茶條,撿出茬子、黃片、細碎、茶梗等,保證茶葉的品質的凈度達到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

11、包裝

包裝方法必須科學、先進,包裝容器、材料必須保證質量,符合衛(wèi)生標準,大方美觀,才能對消費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鐵觀音的工藝”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baike/35542.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百科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