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走進志丹縣,所到之處,紅色故事會、理論大宣講、家風家教等文明新風勁吹“紅都”大地。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開展講思想、講政策、講道德、講法制、講科技、講新風和國學誦讀、文藝表演等實踐活動,全方位打通了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紅色故事
“我們利用永寧山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組建了‘紅花’志愿服務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群眾和游客講解紅色故事,將紅色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志丹縣永寧鎮(zhèn)崾子川村黨支部書記曹亞寧說。
1928年,劉志丹等在永寧山正式成立了中共志丹縣第一個共產黨支部和共青團支部,這也是陜北的第一個黨支部。
崾子川村組織了老年秧歌隊、快板說書隊進行紅色教育和宣傳,既活躍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又杜絕賭博、酗酒等惡習。該村還組織開展蘋果管理技術培訓,幫助村民提升致富本領,促進增產增收。
“文明大篷車” 凝心又聚力
“我們抓住農村婚慶日子、農村集市、農村節(jié)會,邀請鄉(xiāng)土藝人獻歌獻藝,組織村上外出成功人士傳授致富本領,見縫插針地開展‘文明大篷車’志愿服務活動,順應群眾期盼和需求,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進村入戶。”雙河鎮(zhèn)麻子溝村黨支部書記高亞萍說。
麻子溝村推出了“文明大篷車”志愿服務活動,對村民進行政策理論宣傳、致富技能培訓、民俗文化傳播、紅白事服務限價等,并制定了“文明大篷車”志愿服務流程、婚慶申報制度和宴席標準,每桌宴席不超過480元(含煙酒),改變了以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的風氣。
“文明大篷車”活動開展以來,既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使群眾對黨的新思想、新政策、新方針有了新認識,真正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搭建聚賢平臺 重視家風家教
在志丹縣,類似“講家史、立家規(guī)、傳家訓、建家業(yè)、樹家風”家庭會這樣的倡文明新風活動,形式多樣、不拘一格。
“我們成立了‘新時代鄉(xiāng)賢會’,按照‘道德建設的捍衛(wèi)者、鄉(xiāng)風文明的建設者、家教家風的堅守者、勤勞致富的引領者、誠實守信的示范者、敬業(yè)奉獻的踐行者、法律法規(guī)的維護者、鄰里糾紛的調解者、公益事業(yè)的推動者、民間文化的傳承者’的標準,評選出縣級最美鄉(xiāng)賢2名、鎮(zhèn)級最美鄉(xiāng)賢11名。”保安鎮(zhèn)張溝門村黨支部書記高燕武介紹。
另外,張溝門村還利用村里的家風家教館組織村民學習、遵守家規(guī)家訓,踐行新時代文明風尚。充分發(fā)揮“新時代鄉(xiāng)賢會”在基層社會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獨特作用,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了文明素養(yǎng)、道德滋養(yǎng)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