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咱不懂,要論蘆筍,咱可有發(fā)言權(quán)。”說這話的,是王陳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文利,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育源合作社理事長。站在田間,當著慕名而來的一撥人,王文利談起蘆筍來滔滔不絕:“咱都是土里生、土里長的泥腿子,干啥講啥。2015年,俺從新聞上看到,蘆筍這東西營養(yǎng)高、價格高、不愁賣,就從北京農(nóng)科院引來種子。沒日沒夜栽種、育苗,終于成功了。之后俺想多流轉(zhuǎn)些土地,老婆一聽100畝地,堅決不讓干,咱老百姓賺得起賠不起。但俺心里有把握,找街坊一商量,對頭,開干!”
說到這兒,大老遠跑來的該縣舊黃陵村村民羅加蘭急忙插話:王書記,你說說一畝地能收多少?王文利嘿嘿一笑,蹲下身子,伸出黑黝黝的手拔了一棵蘆筍。“不瞞你說,一年除了冬天,其他時間一天能割三四十斤,連續(xù)能割20天,累計割5個月。”老王有些得意。
“好賣不好賣?”問者很急。
“你說哩,要是不好賣,俺不會搞這么大規(guī)模。”老王越說越起勁,“這都是訂單生意,就是城市人說的電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認字不多,但很有鉆勁兒。合作社成立后,老王偷買了一臺電腦,這事還被家人再三追問“種地跟電腦有啥關(guān)系”。
老王不吭聲,一屁股坐在電腦前,開始學打字,干農(nóng)活幾十年的粗糙手,從單個按鍵地杵,到如今敲起鍵盤噼哩啪啦。信息剛發(fā)布,電話一個接一個打來,有北京的、山東的,全都是外地號碼,老王接得發(fā)燙。
沒幾天,冷藏車直接開到地頭,一裝就10噸。蘆筍運到山東、江蘇等地,經(jīng)過深加工,出口到日本、美國等國家。
去年1斤蘆筍賣6元,今年穩(wěn)定在6.2元,一畝地收入6000多元。這時,周邊賈莊村的農(nóng)民也動心了,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或以土地或以技術(shù)或以勞力入股。目前,合作社已有51名社員,流轉(zhuǎn)土地1000多畝。
“你們要種,我免費提供技術(shù),但記住一點,質(zhì)量一定得過關(guān),這是吃的東西,咱不能壞良心。”老王對羅加蘭等人說,“堅決不能用除草劑,全部人工拔草,還得用生物菌、有機肥作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