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轉基因大米被千人試吃 專家稱其是趨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7-15  瀏覽次數:8965
內容摘要:北京市科技記者協(xié)會昨天聯(lián)合華中農業(yè)大學在京開展轉基因大米自愿品嘗活動,專家在會上為轉基因技術正名,稱轉基因作物安全可靠已是定論。據此次活動的組織者介紹,自今年5月以來,他們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舉行22次轉基因大米試吃活動,參與志愿者近千人。 網友

轉基因大米被千名志愿者試吃 專家稱轉基因是趨勢

  北京科技記者協(xié)會昨天聯(lián)合華中農業(yè)大學在京開展轉基因大米自愿品嘗活動,專家在會上為轉基因技術正名,稱轉基因作物安全可靠已是定論。據此次活動的組織者介紹,自今年5月以來,他們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舉行22次轉基因大米試吃活動,參與志愿者近千人。

  網友行動

  千人試吃轉基因大米

  在昨天下午的科技沙龍中,主辦方將華中農業(yè)大學轉基因水稻團隊研發(fā)并提供的轉基因大米做成壽司,主講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及與會記者一一品嘗。北京科技報社主編童慶安表示,舉辦“品嘗”活動的初衷是為傳播科學思維,本身并不具實驗意義,更像“行為藝術”。

  網友“只看晚霞”是轉基因食品的支持者,昨天也來到活動現(xiàn)場。不愿透露真實姓名的她表示,自己一直關注科普,了解轉基因食品在中國不被理解的發(fā)展現(xiàn)狀后,與十多個支持轉基因食品的朋友聯(lián)合,自發(fā)在民間發(fā)起試吃轉基因大米活動。她通過微博聯(lián)系上華中農業(yè)大學嚴建兵教授,獲得由嚴教授提供的經過國家安全認證的轉基因大米,每次活動前在網上發(fā)布招募試吃志愿者的信息,從5月19日到昨天近兩個月,已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行22次活動,參與志愿者近千人。

  專家說法

  轉基因是大勢所趨

  陳君石院士指出,基因無所不在,轉基因沒那么可怕,在國際上通用的名詞是“現(xiàn)代生物技術”,且基因改變這件事情也不新鮮,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就改變了基因。

  他批駁“閃電式批準”轉基因大豆進口的說法,指出在我國至少需要兩三年才能批準轉基因品種進口,且安全性評價實驗中還要把所含的轉基因人為放大,進行過敏實驗、模擬胃液消化吸收實驗、大鼠90天喂養(yǎng)實驗等,是一件很嚴格的事情。

  “轉基因作物在農業(yè)上的應用是大勢所趨。”陳君石認為,說轉基因作物安全問題沒有定論是完全錯誤的,消費者希望聽到“絕對安全”的說法,但實際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東西,作為科學家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轉基因的作物對健康是有害的,那這就是安全的。

  水稻領證四年難上市

  昨天在活動現(xiàn)場,記者見到了華中農業(yè)大學“特供”的抗蟲轉基因大米,之所以稱之為“特供”,因為包裝袋上印著“非賣品”,并印有“少施農藥、高產高效、健康環(huán)保、低碳生活”“本產品食用安全性、營養(yǎng)性符合國家優(yōu)質米標準”等字樣。盡管2009年8月17日農業(yè)部已為華中農業(yè)大學研發(fā)的“華恢1號”及其雜種“Bt汕優(yōu)63”兩種轉基因水稻頒發(fā)安全證書,但四年來一直未獲準商業(yè)化種植。因其沒有獲得種子許可,不能賣給農民,只能在實驗田里種植,“不是科學原因,是輿論的原因。”陳君石院士昨天在活動現(xiàn)場為轉基因水稻鳴不平,認為其“很不幸”。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轉基因大米被千人試吃 專家稱其是趨勢”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130715/22017.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