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容易理賠難”??傆凶x者向本刊投訴,自己在保險公司那兒“上當了”,或是吃了一記“悶頭棍”,很多事情投保前根本不知道,等到要退?;蛘呃碣r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問題一大堆。這次,本刊記者帶你一起去解開保險代理人沒有告訴你的那些秘密,力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投保的時候說得花好稻好,可是要理賠了卻又說當初這個沒有如實告知,那個不符合理賠要求,保險公司真是太精了。”
“收錢的時候挺快的,退保的時候,卻告訴我們要大打折扣,事先我們也不知道啊。”
保險公司及其銷售人員到底有哪些事情沒有跟我們消費者說清楚?到底哪些事情是故意避開說的?到底哪些事情是反著說的?到底哪些事情是不能說的“秘密”?
請讀者朋友們和我們的記者一起,通過接下來的這組文章去探究一下。保險公司沒有告訴你,或者沒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出來的事,讓我們來告訴你。
核保從寬 理賠從嚴
核保從寬?保險公司可能會存在這種心理。因為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業(yè)務(wù)員或其他直銷、代理渠道所承攬回來的保單,只要沒有明顯違反規(guī)定或違法的地方,絕大多數(shù)都是以“先成交”為原則。
而更大的問題其實出在投保環(huán)節(jié)。銷售人員為了簽單成功,也的確會使盡渾身解數(shù)來“幫助”投保人、被保險人核保成功。比如,在“健康告知書”的書面問答環(huán)節(jié),代理人大多會讓投保人一律在“否”那一項上打勾。但是如此一來,將來在理賠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投保方曾經(jīng)沒有如實回答,保險公司則往往會以“未如實告知”拒賠,將投保方一棍子“打死”。
還有更為惡劣的代理人員,為了讓新保單順利通過核保,會私自將被保險人的收入拉高,或者亂填被保險人的職業(yè)。比如,在后文一個“新年酒會”的案例中,62歲的馮阿姨明明已經(jīng)退休,代理人員卻將其年收入填寫為20萬元,以便為這張高繳費的保單通過核保那一關(guān)。
還有代理人員會讓投保人在所有簽名欄上簽署名字,其余內(nèi)容全部由代理人“代理”,結(jié)果投保時簡單通過了,但將來理賠的時候卻可能留下隱患。
而到了理賠環(huán)節(jié),理賠人員通常都比較嚴格,會對各類細節(jié)一一核實、查看,如果碰上有可以不賠的理由,則通常會先拒賠。
避實就虛 偷換概念
在保險推銷環(huán)節(jié),不少銷售人員也會使出“避實就虛”這一招,讓消費者“中槍”。
比如常見的銀行保險推銷過程中,這類比較帶有主觀色彩的誤導(dǎo)行為就屢見不鮮。
前幾年,一位工作人員在某銀行網(wǎng)點營業(yè)廳向王女士推薦了某個壽險公司的分紅險,介紹說“你每年只要存6580元,存3年就可以拿錢了。這個保險不但可以為你提供10萬元的重大疾病保障,還可以每年得到分紅,一直保10年”。王女士一聽,覺得這個產(chǎn)品不錯。但是10年時間太長,工作人員告訴她存滿3年以后可以把本金取出來,于是王女士就購買了。但是3年后,王女士想把錢拿出來時,保險公司客服人員告訴她,現(xiàn)在退保要損失6000元。原來這款保險的繳費期限是3年,但保險期限有10年,在工作人員的“貼心”解答下,王女士把“存滿3年能把本金取出來”,理解成了“存完3年就能取100%的本金”,沒想到3年后是可以退保,但并非拿回全部已投入的保費。
“天書保單” 限制條件嚴苛
投保前,代理人通常會將保險利益說得比較簡單,而在簽署投保單之前,消費者往往還沒有拿到保險合同條款。等到拿到了保險合同條款,大部分人都會嫌“像天書”(雖然已經(jīng)進行了保單通俗化的工作,但畢竟是嚴謹?shù)姆珊贤?,專業(yè)術(shù)語多且晦澀難懂),就束之高閣。等到發(fā)生理賠糾紛了,才發(fā)現(xiàn)條款中的“文字陷阱”很多,驚呼“怎么有這么多的內(nèi)容我以前都不知道”!
后文提到的關(guān)于重大疾病的一件事就很典型。2008年,王先生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一份重疾保險。2011年3月,他不幸被確診患有腦囊腫。不過,就在王先生拿著相關(guān)診斷結(jié)果和保單到保險公司時,卻被告知,“良性腦腫瘤的確是可以理賠的重大疾病之一。但是,你注意沒有,合同在這一病種后面有個說明,不包括腦垂體瘤、腦囊腫、腦血管疾病。也就是說,你的病不能賠”。
在保險合同中,類似的“除外”、“或者”、“等”、“及”等限制性詞語非常多,有時候條件設(shè)置可以說相當嚴苛,但在銷售前端、投保過程中,代理人“盡量”不會和你多解釋。
如何戰(zhàn)勝“信息不對稱”
還有些事,則是屬于不能挑明的“秘密”,有點類似“潛規(guī)則”。比如,簽署了《人身險投保提示書》上最后一句“本人已知曉以上注意事項和所有風(fēng)險”,則意味著保險公司有了“免責的擋箭牌”,將來若發(fā)生糾紛,投保人一方相當被動。這也是為什么看起來,最近半年各地保監(jiān)局保險案件投訴量比前幾年大幅降低的原因之一。因為如果你親筆簽署了這句話,保監(jiān)部門也很難支持你的投訴申請。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許多的問題也不能完全歸結(jié)在保險公司或業(yè)務(wù)人員身上,而是在投保人。許多人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在沒有正確了解保險前,就盲目地購買保險。而且為了簡便省事,在投保書、風(fēng)險提示書等處隨意簽名,最后引起了許多的官司和糾紛。
為了戰(zhàn)勝上述種種“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想要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最好的方法其實在于多了解、多思考。千萬不要有“花錢的是大爺”這種心態(tài)?;隋X,當不了大爺,卻成為冤大頭的大有人在!
同時,也要花點心思好好閱讀保險條款,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車險、家財險,因為保險公司最后能拒賠,或者能克扣你已繳保費的地方,在條款中其實已經(jīng)明確寫明了。條款中沒有的那些理由,根本不可能成為最后拒賠的理由。通過仔細閱讀條款,你能發(fā)現(xiàn)不少有疑問的地方,然后去咨詢、解決疑惑,也是為自己規(guī)避風(fēng)險。
對待《人身險投保提示書》這樣風(fēng)險提示性質(zhì)的文件,篇幅也不長,內(nèi)容卻很多,所以更是要花幾分鐘時間,來保障自己長達幾十年的保單利益。
最后,一定別忘了,即便你簽署了保單,仍然有10天的猶豫期,在此期間內(nèi),你可以好好地讀讀保單條款,好好和家人商量商量。如果反悔,此時不難!
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為你解開保險代理人不會告訴你的10個秘密。
壹 保險公司“感恩會”=“鴻門宴”
保險公司舉辦的各類感恩、新年酒會上,他們最希望老年人,特別是老太太參加,那樣業(yè)務(wù)人員容易“釣”到大魚。
案例
2010年元旦假期里的一個下午,62歲的馮阿姨和同一小區(qū)的幾位老鄰居們一起,興沖沖地參加某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四星級酒店舉辦的“新年酒會”。
酒會上,工作人員激情的演講,豐富多彩的抽獎活動,讓參會的人們玩得很盡興。同時,在代理人的極力推薦下,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錯的馮阿姨也當場簽下了一份保險。根據(jù)代理人的當場介紹,這份名為“富貴人生兩全保險”的分紅險,只要繳費3年,每年繳費20萬元,即可每年利滾利生息,每兩年還有生存金返利2.25萬元。
“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說這份保單每年可以有9%的分紅,而且對子女有很好的保障。所以我就填了我兒子做被保險人,我自己是投保人。”馮阿姨回憶說。
兩年過去了,馮阿姨家里因遇急事需要用錢,她想起自己的保險??墒牵斔膬合眿D向保險公司客服人員查詢后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繳了40萬元保費的這張保單,如果此時退保只能拿回本金15 萬元,要損失本金25萬元。
而且,這份保單每年的分紅是按照保額分的。而不是按照已繳保費分的,雖然是年繳20萬元分3年交(已交兩年),但保額設(shè)定只有25萬元,實際每年可以分得紅利的利率大約為1.8%,而不是當初所宣稱的9%!
馮阿姨和兒子、兒媳頓時都傻眼了!
分析
馮阿姨的遭遇很有代表性。近幾年來,不少保險公司的營銷員會向市民的家庭信箱塞送邀請函,以“禮品回饋”、 “節(jié)日感恩”、“新年酒會”、“保單服務(wù)”等名義邀請市民參加產(chǎn)品說明會。會議現(xiàn)場則以領(lǐng)獎品等名義要求市民在相關(guān)材料上簽名。
產(chǎn)品說明會上,有豐富多彩的活動、講師動情的演說,甚至有禮品贈送,有的客戶一時興起有了投保的打算,但實際上他或許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保險的作用,也沒有充分考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產(chǎn)品,就盲目簽單。
原本,產(chǎn)品說明會的初衷,意在通過聯(lián)誼、講座等形式拉近保險公司和客戶的距離,并提升公司口碑。但是近些年來,這類活動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不少壽險營銷員假借公司名義召開各類形式的產(chǎn)品說明會,而且完全以當場簽單作為最終目的。
甚至有品行惡劣的營銷員,可能會利用當場獲得的市民簽名材料,對簽名進行描紅、復(fù)制,編制投保材料,行為令人發(fā)指。
而近一年來,又有一些公司開始通過贈送旅游券、低價團隊游等形式,拉攏中老年朋友。通過結(jié)伴旅游的方式推銷。
點評
“新年感恩會”變身“鴻門宴”!嗚呼,悲哉!憐哉!
產(chǎn)品說明會本是傳遞保險理念、促進保險銷售的一種好方式,可近一段時間來,這種方式卻變了樣,其結(jié)果直接導(dǎo)致誤導(dǎo)增多、投訴增加,保險業(yè)整體形象受損。這正如“魚可食,腐魚則不可食”一樣,產(chǎn)品說明會本身無錯,錯的是利用產(chǎn)品說明會謀取不當利益的人和機構(gòu)。
而對于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市民、女性市民而言,如果去參與這些形式的活動,絕不要被一點小禮品、大抽獎而沖昏頭腦,不要盲目簽名,更不要隨意把自己的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留下,不要當場簽單。即便碰上覺得不錯的保險產(chǎn)品,也最好將宣傳資料拿回家,與家人商量一下,再做是否投保的決定。
該文章采自:米保-保險論壇(http://www.im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