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加速“工業(yè)化”破題“老人農業(y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1-07-21  瀏覽次數:8719
內容摘要:加速“工業(yè)化”破題“老人農業(yè)”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中國從事農業(yè)生產的勞動力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其中上海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務農農民年齡已接近60歲,“老人農業(yè)”現象已成為困擾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的現實難題。

  農村現在的情況是青壯年,特別是“民工二代”們已經成長起來,成為轉移的主體,他們長期飄流在外,又不愿意回家務農,處于城市和農村的邊緣。而農村留守的,除了老弱病殘,就是婦孺,勞動能力嚴重不足,耕地大面積拋荒,早些年一些地方政府還將糧食生產作為一項硬性指標,對拋荒面積進行了硬性要求,近年來隨著人口的減少,情況有所好轉。而留守的老人,一方面是對土地有較為嚴重的依賴感;另一方面則是離開土地謀生較為困難。

  “老人農業(yè)”的存在,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一是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程度不高,使得農村土地無法實現機械化和集約化;二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不高,農民工在城市沒有依靠和歸宿,遲遲融入不了城市,農民無法實行舉家搬遷,留鄉(xiāng)留土成為現實中的無奈,阻礙了農村土地的流轉。

  “老人農業(yè)”現象需要“工業(yè)化”破題。一是要鼓勵土地流轉,使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實現規(guī)?;⒓s化種植,讓農民變成產業(yè)工人;二是要加強工業(yè)化步伐,特別是本地型工業(yè)的發(fā)展,更多更大面積地轉移農村勞動力;三是要推廣農業(yè)機械化并加大科技投入,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瓶頸,避免由此導致的土地浪費,壓縮農民的投入成本,以此增加農業(yè)效益。必須建立完整的農村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保障體系,最終達到改革成果共享。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加速“工業(yè)化”破題“老人農業(yè)””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110721/11926.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詞: 老人 土地 農業(yè)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