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宕昌縣官亭鎮(zhèn)暴洪泥石流災害搶險中,感人的事情很多。
國道212線被毀道路中,官亭鎮(zhèn)觀音閣處的滑坡量最大,僅此處的土石量就達6000立方米,把官亭鎮(zhèn)官亭村和鄧橋村從中阻斷,被困在觀音閣到鄧橋村段的人吃飯、喝水都有問題。
鄧橋村村民們知道這種情況后,一邊轉移受到蘭渝鐵路鄧橋斜井工程棄渣堆積形成的小堰塞湖威脅的群眾,一邊派人為受困的人員冒雨送去方便面和熱開水。
從觀音閣到鄧橋村,漫到小腿的淤泥,讓人行走起來十分困難,鄧橋村的張春輝、豆彥新騎著摩托車擔負起了這個任務。
晚上九點多,山上落石的危險仍然存在。張春輝、豆彥新把方便面和熱水壺牢牢地綁在摩托車上,向擁堵車輛所在地進發(fā),每前進一米,都是小心了又小心,在歪歪扭扭中終于把方便面和熱水送到被困人員的手中。在回去的路上,豆彥新的摩托車摔在了泥漿里,小腿貼在了排氣管上,被燙傷了好大一片,他也成了一個泥人。
但說起這些的時候,豆彥新卻毫不在意,他說“5.12”地震的時候,他們被困,解放軍、武警戰(zhàn)士們背著吃的、喝的,徒步給他們送來,徒手幫他們搶運糧食;災后重建,又幫助他們挖地基、修房子,不知道受過多少次傷。
“比起當時的解放軍,我還能騎著摩托車給受困的人送吃的,這點小傷不算什么?!倍箯┬滦χf。
去年剛剛復員的官亭村的張吳軍有濃濃的軍人情結。“5.12”地震的時候,解放軍指戰(zhàn)員們在災難面前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的英雄氣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8歲的他毅然走進了軍營。復員回來后,他就參加了村上的應急分隊,在這次搶險中,他和應急分隊的隊員疏導車輛,維護安全,清除障礙物,送水,送方便面。
官亭鎮(zhèn)鎮(zhèn)長楊建飛說,“5.12”地震后,每個村上都成立了應急分隊,很多村民主動要求加入。突發(fā)災難時,這些應急分隊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許多群眾自發(fā)地燒了開水,送給被困人員喝。長長的車隊綿延5公里,不知道有多少群眾在為被困人員送水送食物。
危難時貼心的幫助讓人倍感溫暖,張春輝、豆彥新、張吳軍……官亭鎮(zhèn)的群眾將曾經(jīng)感受到的溫暖常存心中,在危難再次來臨時,將這份感恩化作濃濃的真情,傳遞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