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我國唐代的《封氏聞見記》,在日本則是從十七世紀(jì)中葉開始被正式使用。
茶道是指用特定的手法來泡茶并用特定的手法來飲茶。它不是單純的泡茶喝茶這樣簡單的概念。通常是與美術(shù)、工藝、詩歌、繪畫、花道、茶室建筑、造園、懷石料理相結(jié)合的一種綜合性藝術(shù)。
茶室的主人會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而選擇茶道具、料理和菓子。往往還要考慮墻上掛的畫、茶室里裝飾的茶花、道具的組合及茶席的清掃,賓客可以從一點一滴細(xì)微的變化中感受到主人的用心、體會其中的趣味,并以此為契機和主人展開對話,這些都是茶道的一部分。
在諸多藝術(shù)之中,茶道所要使用的道具是最多的,可以說擁有豐富的茶道具是對茶道本質(zhì)的一種體現(xiàn)。茶道的基本道具主要包括:
鐵壺、銀壺、風(fēng)爐、火缽、茶杯、茶托、茶盤、壺承、掛軸、花入、釜、風(fēng)爐、香和、水指、茶入、仕覆、茶器、茶碗、茶杓、蓋置、建水、柄勺、茶刷、茶巾、帛紗、茶壺、屏風(fēng)、棚物、炭道具、懷石道具、菓子器、煙草盆、燈燭具、露地道具、香爐等。
下面細(xì)數(shù)主要的茶道具:
1、鐵壺
煮水器|鐵壺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稱之為鐵釜,鐵釜是沒有提梁和壺嘴的,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來,就像我們今天從湯盆里往外舀湯。由于這樣用起來很不方便,后來就有聰明人把鐵釜的一面造出了一個向外倒水的壺嘴,俗稱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個能將釜提起來的提梁,這樣再用這種鐵器皿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這樣的鐵容器就是鐵瓶,也就是現(xiàn)在的鐵壺。
據(jù)文獻(xiàn)記載,鐵瓶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日本的江戶時代天明期(1780年代),也就是中國清代乾隆年間,由此可見日本鐵壺大約形成的時期就在此間。
2、銀壺
煮水器|具有殺菌,軟化水的效果。
3、釜
煮水器|用鐵鑄造的煮水器具。是非常重要的茶道工具,有時甚至?xí)苯佑谩皰旄眮泶概e行茶會。
茶道釜大致可分為“蘆屋”、“天命”、“京作”三種。
4、風(fēng)爐
煮水器|用來生火,并放置釜的道具。據(jù)說是在鐮倉初期由南浦紹明從中國帶到日本的。
根據(jù)材質(zhì)的不同可以分為:土風(fēng)爐、唐銅風(fēng)爐、鐵風(fēng)爐、板風(fēng)爐等。
5、急須
泡茶器|以銀、銅、錫、瓷、陶材質(zhì)為主。
6、茶杯
7、茶托
8、茶盤
9、壺承
10、水指
放在茶席前面的儲水器具。材質(zhì)主要有:金屬、瓷器、陶器、漆器、木質(zhì)等等。隨著季節(jié)、茶室環(huán)境和其他道具的改變而更替使用。
11、茶入
用來裝濃茶粉的陶制小罐子,也稱“小壺”。通常會配一個象牙的蓋子,并用仕覆包好。根據(jù)造型不同主要有:肩沖、文琳、茄子、大海。
12、仕覆
用來裝茶入、薄茶器、茶碗的小袋子,也寫作“仕服”。種類主要有:名物裂、金襕、緞子、間道、錦、風(fēng)通、繻珍、天鵝絨、印金、莫臥而、更紗。
13、薄茶器
又叫薄器,用來裝薄茶粉的容器。
材質(zhì)有:木質(zhì)、象牙、漆器、竹、竹編等。
根據(jù)造型不同主要有:棗形、中次、金輪寺。
14、茶碗
上周已作文介紹,這里就不作贅述。
15、茶杓
把茶入里的抹茶粉舀到茶碗里時使用的小勺子。竹質(zhì)材料最多,其它還有象牙、木質(zhì)、漆器、玳瑁、銀、陶瓷等。
16、蓋置
用來放置釜蓋或者柄杓的茶道具。主要是從文房具發(fā)展而來,造型非常多樣化。
17、建水
茶席中用以傾倒洗圓筒竹刷和茶碗的熱水的容器。是茶道中不可獲確的一種道具。
18、柄杓
用來舀取熱水或冷水的帶長柄的竹制器具,主體為圓筒形。柄橫穿過圓筒的稱為“指通”,不穿過的稱為“月牙”。
19、茶刷
圓筒竹刷。用于攪和茶粉。竹筒的一端劈成絲穗狀,絲穗的數(shù)量在不同的茶道禮法中各有差異。竹材在表千家派用煙熏竹、在里千家等各派用白竹。
20、茶巾
用來擦拭茶碗的布,材質(zhì)多為麻布。
21、帛紗
小綢巾,用來擦拭茶具、接茶碗的方綢巾。也寫作“服紗”、“袱紗”。
22、掛軸
在紙或者絹上繪畫、寫字,裱好后掛在壁龕或墻上的裝飾物。在茶道里常被稱作“掛物”,或直接稱“軸”“幅”。是茶道中的核心道具。掛軸又分:墨跡、經(jīng)切、古筆、懷紙、消息、色紙、詠草、短冊、唐繪、題畫
24、屏風(fēng)
泡茶的時候用來分隔茶道具空間和其它茶空間的二折屏風(fēng)。面朝茶道具的所在方向擺放。
25、花入
在茶室里用作插花的容器。主要有:古銅花入、青瓷花入、竹花入、竹籃花入、瓢花入。
26、棚物
泡茶前擺放茶道具的架子。在較寬敞的茶室里使用,很小的茶空間里通常就不必擺設(shè)了。棚物大致可分為:臺子、大棚、小棚、仕付棚、茶局、三千家的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