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外觀,好的烏龍茶色澤墨綠,條索緊結飽滿,勻整壯實,而劣質茶條索松散,色澤灰暗,輕脆度低;聞氣味,好的烏龍茶香氣馥郁且持久,聞之令人愉悅,而劣質茶富含雜味以及陳味;看湯色,優(yōu)質烏龍茶湯色金黃透亮,而劣質茶湯色渾濁,暗黃,耐泡程度低。
如何分辨烏龍茶的好壞:
1.看外觀
我們可把茶葉捧在手心對著光線查看,看看茶葉是否鮮活,春茶顏色為墨綠,條索緊結,而且?guī)в猩熬G白霜更佳,冬茶則為翠綠。如果茶葉的顏色灰暗枯黃,那么就是劣質品了。再者就看看茶葉是否有隱存紅邊,有則說明發(fā)酵適度,而那些顆粒微小,油亮入珠,白毫綠葉猶存的就是發(fā)酵不足的嫩芽。
2.聞其味
其次就是聞其味,把茶捧在手里,鼻子貼緊茶葉,吸三口氣,如果香氣持續(xù)甚至愈來愈強,那就說明這是好茶,反之,香氣不足,甚至帶有雜味的,那就不說明不是好茶了。
3.茶葉的手感
再次就摸,即看茶葉的手感。烏龍茶分為球形和條形兩種,前者放在手中抖動,要覺得有分量,如果太輕說明滋味淡薄,太重則說明容易苦澀。后者,如果感覺茶尖刺手,說明這個茶青太嫩或者退青不足,喝起來也有苦澀感。
4.開湯沖泡
最后就是沏,即開湯沖泡,這也是試茶的一個重要步驟。我們可以取5克的茶葉,放入瓷杯里,倒入150毫升的開水靜置5分鐘。然后取一個湯匙,撥開茶葉看看湯色,如果湯色渾濁,說明炒青不足,如果淡薄,說明嫩采和和發(fā)酵不足,如果葉片焦黃碎裂,說明炒得過火。
好的茶湯顏色應該是明亮濃稠,按照品種及制法不同,由淡黃、蜜黃到金黃,而且,即便是茶湯冷卻了,香氣依然存在。
還有就是把湯匙拿起來聞,如果有青草味,說明烏龍茶制茶不夠嚴謹造成的,有青草味的茶。
烏龍茶的發(fā)酵程度:
根據(jù)發(fā)酵程度的不同,烏龍茶通??煞譃檩p度發(fā)酵茶(約10%—25%)、中度發(fā)酵茶(約25%—50%)和重度發(fā)酵茶(約50%—70%)。不同的烏龍茶,其發(fā)酵程度是不一致的,輕發(fā)酵烏龍茶搖青程度較輕,搖青次數(shù)少;重發(fā)酵烏龍茶搖青程度較重,搖青次數(shù)較多。
1、輕度發(fā)酵烏龍茶
輕度發(fā)酵烏龍茶以文山包種茶、清香型鐵觀音為代表。文山包種茶發(fā)酵程度在烏龍茶中為最輕,約8%—10%。焙火亦輕,比較起來更接近綠茶,在烏龍茶中別樹一幟。
外觀似條索狀,色澤翠綠有油光,湯色蜜綠鮮艷帶黃金,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爽口,收斂性好,回甘性強。
比起福建傳統(tǒng)“綠葉紅鑲邊”的烏龍茶,“清香型”烏龍茶具有明顯的“三綠”特點:即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沖泡后香氣清香持久,茶湯明亮見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韻味強,嫩香回甘。
2、中度發(fā)酵烏龍茶
傳統(tǒng)工藝生產的“濃香型”烏龍茶的發(fā)酵程度一般較重,屬于中度發(fā)酵,主要代表有傳統(tǒng)制法的古早味老鐵、武夷巖茶、閩北水仙以及廣東鳳凰單叢等。
比如閩北烏龍,其外形粗壯緊結,色澤青褐油潤,俗稱“寶光”;湯色深橙黃或橙紅色,顯金圈,葉底肥厚,柔軟,花果香濃郁高長,滋味濃醇甘爽。一般其發(fā)酵程度可高達50%左右。
3、重度發(fā)酵烏龍茶
重度發(fā)酵的烏龍茶,非白毫烏龍茶莫屬。白毫烏龍茶是臺灣獨有的名茶,是烏龍茶青茶中發(fā)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fā)酵度為60%,也有些多達75-85%。
其外形枝葉連理,白毫顯露,故稱白毫烏龍茶,因其外形白、綠、黃、褐、紅色相間,猶如朵花,又稱“東方美人茶”。其湯色呈琥珀色,鮮艷明亮;蜂蜜香型或熟果香型,甜香明顯且濃長;滋味甘甜、鮮爽、醇厚。
不同的烏龍茶,因茶樹品種和制造工藝的不同,成就了不同的品質特征。以香氣為例,輕度發(fā)酵茶似綠茶,具有清香;中度發(fā)酵茶清香較濃烈;重度發(fā)酵茶似紅茶,具有蜜香。
愛茶的朋友們可以根據(jù)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款烏龍茶,細啜一口,體會古人“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