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山東壽光三元朱村:大棚蔬菜“風向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7-14  來源:濰坊大眾網  瀏覽次數(shù):84352
內容摘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黃瓜大棚種植戶許崇杰把剛剛摘下的黃瓜運到村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工作人員隨機抽出一根黃瓜進行農藥
      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黃瓜大棚種植戶許崇杰把剛剛摘下的黃瓜運到村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工作人員隨機抽出一根黃瓜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抑制率為零。“我們按照標準種植的,農殘結果為零早已經習慣了。”許崇杰說。

拿到合作社檢測合格報告后,許崇杰的黃瓜比其它收購點每斤要多出兩毛錢。他表示:“我們現(xiàn)在每天平均摘下黃瓜600斤,一天就多賣120元,一年下來多收入一兩萬很正常。”

三元朱村村委委員王學軍補充道:“俺這里的農民種菜,不問多少斤,只問多少錢。2000斤黃瓜不一定能有200斤黃瓜掙錢。”

“只有產業(yè)興旺,農民增收了,農民的美好生活才能體現(xiàn)出來。農民如何增收?蔬菜如何轉型?我想就是從數(shù)量向質量轉型,質量好了,讓消費者購買到放心健康的蔬菜,就能保證百姓生活品質。”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說。

按照統(tǒng)一標準種菜

許崇杰的黃瓜大棚入口處貼著二維碼。用手機掃了一下,信息顯示:“039號,許崇杰,3組;所種品種:黃瓜;用藥:阿維菌素;肥料:968菌肥。”

二維碼是三元朱村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張貼的。許崇杰說,大棚內每一次用藥、施肥情況要及時通過手機上傳,合作社管理人員不定期抽檢,如果上傳不實信息,會被通報并處罰。

2016年底,三元朱村成立蔬菜合作社,全村128戶種植戶全部加入。有了合作社,社員從蔬菜良種、農藥、化肥、農家肥、農用機械購買,到農殘檢測、蔬菜銷售,將嚴格執(zhí)行合作社的標準。

“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后,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很難形成統(tǒng)一標準。沒有統(tǒng)一標準,就無法保障農產品安全。合作社能使農民組織起來,農資、銷售、技術等就有了統(tǒng)一標準。”王樂義說。

三元朱村農殘檢測使用的是出口日本的綠色蔬菜農殘指標,這一標準遠高于國內檢測標準。如若發(fā)現(xiàn)不合格的蔬菜樣本,該戶種植的蔬菜將全部銷毀,并在兩年內禁止生產蔬菜。

每個社員每次賣菜都要經過速測抽檢。農殘速測設備是2017年三元朱村委花費200萬元更新的,主要監(jiān)測的是有機磷和酯類農藥殘留。

最終,經過重重檢測的黃瓜將獲得屬于自己的二維碼生產信息,這種質量追溯二維碼在蔬菜大棚和包裝箱內均可發(fā)現(xiàn),跟隨蔬菜進入消費者手中。

“集約化、專業(yè)化、組織化的農業(yè)生產主體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倡的。”王樂義說。

青島農業(yè)大學副教授杜志勇常年與三元朱村進行科研技術合作。“這是給農民定下生產全過程的標準,劃出一條底線,這種標準化模式在全國尚屬個例。”杜志勇說。

時時創(chuàng)新種好菜

“以前用老辦法種的西紅柿,每斤才賣3塊錢左右,現(xiàn)在我們用沙培和水肥一體化技術種出的西紅柿,不但各項指標全部合格,而且每斤賣到了6塊多錢。”王樂義說,“我們要大力發(fā)展綠色無公害蔬菜和‘新六產’,帶動群眾持續(xù)增收致富,為鄉(xiāng)村振興奠定產業(yè)基礎。”

三元朱村作為中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fā)源地和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領跑者,如何在新起點上實現(xiàn)新的振興,爭當深化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標兵?王樂義已經有了自己的“算盤”,在發(fā)展無公害蔬菜、增加綠色食品供給上,三元朱村一直沒有停下奮進的步伐。

當大棚里只能種黃瓜的時候,王樂義帶領村民首先試驗種出了西紅柿、豆角等。當農民正在為蔬菜賣不出好價錢發(fā)愁時,2003年三元朱村在蔬菜產品上注冊了“樂義”商標,走向了品牌之路。

如今,三元朱村山東田立方農業(yè)有限公司新式大棚里,展示著水肥一體化技術和沙培模式。沙培模式是指,在20厘米的河沙下面,用薄膜將沙層和土壤隔開,沙層下面鋪設有透氣管和無紡布。每一排作物都配有水肥一體化設備和傳感器,最后所有管道連接到水肥回收罐內,可消毒過濾后再利用。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溫濕度,智能控制水肥施用時間,水肥自動回收,杜絕了土傳病害。

“嚴格意義上講,這項技術應該叫水氣循環(huán)式沙培種植,采用封閉循環(huán)系統(tǒng),水肥回收,又能保證蔬菜根系的透氣性。這套設備管理起來也很方便,能讓種植戶至少省工60%。”田立方負責人王青春說。

傳統(tǒng)的土壤栽培模式,因為長年耕種,地力逐漸被透支,土壤出現(xiàn)板結,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底肥來對土地進行重新整理,大水漫灌的澆灌模式又會增加棚內濕度,增加病蟲害的發(fā)生率,沙培模式就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

今年4月,王青春把黃瓜、絲瓜抽樣送到了壽光市檢驗檢測中心檢測。檢測報告顯示,樣品全部合格。其中速滅磷、百菌清等60余種常見農殘指標均顯示“未檢出”,達到了雙A級綠色蔬菜要求。

新技術從不捂著

“我們積極創(chuàng)新溫室大棚種植技術,有了技術,我們敞開心胸,向全國菜農傳授。”王樂義說。

5月26日,遼寧省凌源市菜農張瑞福在三元朱村山東省農業(yè)科技培訓中心講堂內,聽取了“黃瓜套種苦瓜栽培要點”“椒類蔬菜主要病蟲害”“最新溫室大棚設計與建造”等課程。

“我在種植上遇到的很多問題,課堂上很多都涉及到了。課上有些聽不懂的地方,課下還可以請教專家。”張瑞福說。

作為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fā)祥地,三元朱村常年開辦農業(yè)蔬菜技術培訓班。

自1991年開始開展培訓以來,三元朱村先后培訓100多萬人次。

在三元朱村技術員的帶動下,江西、西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都有了壽光菜。

目前,壽光每年都有5000多名技術員在外進行技術指導,70多人被聘為科技副縣長、副鎮(zhèn)長。

“我們時時想著創(chuàng)新,也期待廣大菜農前來學習,共同走向致富路。”王樂義說。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山東壽光三元朱村:大棚蔬菜“風向標””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180714/57606.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