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價格行情 » 正文

供給漸進增多 玉米走勢或偏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8-14  瀏覽次數:81014
內容摘要:當前,玉米現貨價格穩(wěn)中趨弱,對玉米期價進而形成利空之勢。在供應漸進增加、現貨價格相對走弱以及需求不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連盤玉米期價也或將面臨調整。
當前,玉米現貨價格穩(wěn)中趨弱,終端需求欠佳。此外,臨池豆粕存下行壓力。綜合來看,連盤玉米或面臨回調整理。

首先,現貨價格穩(wěn)中趨弱。當前,國內玉米現貨價格總體呈穩(wěn)中趨弱態(tài)勢運行。大連地區(qū)玉米現貨價格為2390元/噸,較7月底下滑了10元/噸,其他地區(qū)的玉米現貨價格也相對弱勢,不利于連盤期價上行。此外,新作玉米方面,目前長勢整體較為良好,但8月份是玉米灌漿定產時期,同時也是三代黏蟲的高發(fā)時期,故而需要高度關注,并及時處理。華北地區(qū)目前尚未發(fā)生病蟲害現象,河北等地區(qū)夏玉米陸續(xù)進入大喇叭口期,新季玉米整體長勢良好,玉米豐產前景樂觀。此外,目前已有四川、安徽、廣西等省區(qū)新作玉米少量上市,這對陳作玉米銷售帶來一定壓力,貿易商也有加快出糧的意愿,短期玉米市場流通量或將增加,供應壓力漸顯現,進而對玉米期價形成利空之勢。

其次,終端市場需求仍較為疲弱。目前,國內畜禽消費仍處于緩慢的復蘇階段,玉米終端市場需求仍不旺盛,飼料廠商采購較為謹慎,大多選擇觀望,對玉米行情的推動作用較為有限,概括地說,養(yǎng)殖市場整體仍處于回暖向好之中,而需求難言樂觀。當前,豬糧比價為6.09,較上周的5.96有所上升,但仍在盈虧平衡點6附近,這表明養(yǎng)殖戶的利潤空間恢復力度仍相當有限。與此同時,由于生豬價格有下跌風險,豬糧比仍有可能跌破盈虧平衡點。生豬存欄量雖連續(xù)4個月增長,6月份生豬存欄量為45206萬頭,較5月份的44758萬頭大幅增加了448萬頭,但整體而言仍處于歷史相對低位水平。這也對玉米行情起一定的支撐作用,這點從飼料產量數據也可以得到佐證。此外,能繁母豬已連續(xù)10個月維持在5000萬頭之上,6月份為5008萬頭,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的仔豬供給能力。仔豬價格在一定程度反映出養(yǎng)殖戶的補欄熱情,當前全國仔豬平均價為28.70元/公斤,近兩個月來一直處于上漲態(tài)勢,從這一角度來說,養(yǎng)殖戶仍具有一定的補欄熱情。當前生豬養(yǎng)殖市場的價格上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家收儲凍肉政策的提振,但根據肉類儲備相關規(guī)定,儲備肉在4至6月后必須出庫,也即是說在8月至10月份期間,收儲的凍肉將投放到市場上,這將會對復蘇中的生豬養(yǎng)殖形成打壓。就肉類消費規(guī)律來看,三季度豬肉價格難言樂觀。

第三,深加工企業(yè)開工率下行,產品價格趨弱。玉米深加工產品方面,價格整體弱勢平穩(wěn),需求欠佳,而原料成本卻相對較高,導致深加工企業(yè)虧損,進而停產及減產企業(yè)漸多。當前,正處于盛夏季節(jié),本該是淀粉糖的消費旺季,但其卻表現為旺季不旺,對淀粉價格的提振相當有限,且淀粉企業(yè)開工率下滑,目前約為48%。截至8月5日,長春地區(qū)淀粉出廠報價為2820元/噸,較此前的2850元/噸下滑了30元/噸。此外,酒精生產依舊維持虧損態(tài)勢,企業(yè)開工率較低,目前約為38%。

綜上可知,在供應漸進增加、現貨價格相對走弱以及需求不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連盤玉米期價或將面臨調整。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供給漸進增多 玉米走勢或偏弱”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130814/24562.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