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渝北區(qū)工商分局執(zhí)法支隊對石船鎮(zhèn)的食品生產廠家進行了例檢。執(zhí)法隊在梅溪榨菜廠發(fā)現,當日正在車間加工的榨菜,外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卻是“2011.5.25”。而另一批已裝箱好的榨菜,同樣是18日生產的,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卻是20日。
經查,兩批在生產日期上有“問題”的榨菜共27.5萬袋。執(zhí)法人員對這批榨菜現場封存,并提取榨菜配料送檢,目前正待檢測結果。
27.5萬袋“問題”榨菜
昨日,在渝北區(qū)工商分局執(zhí)法支隊,重慶晨報記者看到了有“問題”榨菜包裝袋。在生產日期上,清晰地用打碼機打上“2011.5.25”或“2011.5.20”字樣。還有一批用于貼在包裝箱上的白色合格證標簽,上面也印上了這樣的生產日期。
執(zhí)法一科副科長杜平介紹,18日,當執(zhí)法人員走進梅溪榨菜廠時,底樓的包裝車間有工人正在忙碌。執(zhí)法隊員隨意查看了一箱已包裝成件的榨菜,在箱體表面發(fā)現了問題,“今天才18日,你們的生產日期為什么打上20日?”現場工人無言以對。
隨后,執(zhí)法隊員開始對“晚出生”的榨菜逐一清點,在包裝車間,一供查出“晚出生”了3天的榨菜24萬袋。
接著,執(zhí)法人員上到二樓生產車間,這里的工人正將榨菜稱重后裝入包裝袋。執(zhí)法人員順手拿起一個包裝袋,上面的生產日期更離譜,居然是5月25日。經清點,已裝袋的榨菜有3.5萬袋。有“問題”的榨菜一共有27.5萬袋。
工人不戴手套和口罩
在生產現場,執(zhí)法人員還發(fā)現該榨菜廠的生產環(huán)節(jié)衛(wèi)生嚴重不達標。現場操作的工人多為婦女,她們即沒有戴帽子,也沒有穿工作服,連起碼的手套都沒有戴,有些還穿著拖鞋。
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切成絲并拌上了配料的榨菜,和一桿秤就放在一個水泥臺面上,工人徒手抓起榨菜就往包裝袋里裝。水泥操作臺面上隨處可見散落的榨菜絲。工人們一邊操作一邊吹牛,無一人使用口罩。整個車間沒有密閉,窗戶大開,連起碼的隔塵措施都沒有。經現場詢問工人得知:生產時間標20日的榨菜是15日到18日生產的;生產時間標25日的則為18日生產。
從查獲的這批包裝箱上,記者看到還印有“重慶著名商標”、“不含任何添加劑”等字樣。
主要為延長銷售時間
梅溪榨菜廠負責人表示,這批產品并不在重慶銷售,主要銷往河南、江蘇、安徽等地,出廠價為0.25元/袋。由此推算,問題榨菜總案值近7萬元。該負責人辯解稱,近段時間經常停電,提前標上生產日期,主要是為了避開停電時間。
但對于晚了8天的榨菜,他們無法自圓其說。最后,該負責人不得不交代,讓榨菜“晚出生”的目的,是因為榨菜的保質期為300天,而這批榨菜因為銷售目的地較遠,運輸時間很長,當這些產品被送到零售終端時,保質期將更短。如果將出廠時間標注延后8天,那這批貨在零售終端貨架上的銷售時間就將多出8天。這樣到了保質期后,退回來的榨菜就會更少,工廠可以減少損失。
在查明事實后,執(zhí)法人員還帶走了加工榨菜用的辣椒面等配料,并送檢。“據目測,這些配料感覺顏色紅得有點不正常。”
杜平介紹,該廠已涉嫌違反《重慶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