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技術 » 養(yǎng)殖技術 » 正文

雞苗公母鑒別技術,雞苗的溫度是多少合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10-23 10:39  瀏覽次數(shù):973
內容摘要:1、根據(jù)生殖突起鑒別:在雛雞出殼后絨毛干燥能站立時,將其握在手中把頭夾在中指與無名指之間,大拇指固定肛門上方,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肛門旁邊,使肛門輕輕翻開,在光照下如果看到很小的粒狀陰莖突起就是雄雛雞,無突起的就是雌雛雞。2、按體型鑒別:一般體格較大就是雄雛雞,第2趾與第4趾的長短一樣則是雌雛雞。一、雞苗公母鑒別技術1、根據(jù)生殖突起鑒別(1)這種方法一定要在雛雞出殼后2-12小時內進行,最遲不能超過24小時,否則鑒別就會比較困難。(2)操作方法:在雛雞出殼后絨毛干燥可以站立時,將其握在手中把頭夾在中指與

雞苗公母鑒別技術,雞苗的溫度是多少合適

回答1、根據(jù)生殖突起鑒別:在雛雞出殼后絨毛干燥能站立時,將其握在手中把頭夾在中指與無名指之間,大拇指固定肛門上方,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肛門旁邊,使肛門輕輕翻開,在光照下如果看到很小的粒狀陰莖突起就是雄雛雞,無突起的就是雌雛雞。2、按體型鑒別:一般體格較大就是雄雛雞,第2趾與第4趾的長短一樣則是雌雛雞。

一、雞苗公母鑒別技術

1、根據(jù)生殖突起鑒別

(1)這種方法一定要在雛雞出殼后2-12小時內進行,最遲不能超過24小時,否則鑒別就會比較困難。

(2)操作方法:在雛雞出殼后絨毛干燥可以站立時,將其握在手中把頭夾在中指與無名指中間,大拇指必須要固定在肛門上方,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肛門旁邊,使肛門輕輕翻開。

(3)如果在光照下可以看到很小的粒狀陰莖突起,一般這就是雄雛雞,無突起的就是雌雛雞,這種方法的準確率可達85%以上。

2、按體型鑒別

(1)一般體格比較大,身體較重,眼睛呈圓形,喙長而尖,腳干較粗的就是雄雛雞。

(2)在雛雞14日齡后如果身體比較長,體重較重,腿較長,第2趾與第4趾長短不一樣,這種雞可判斷為雄雛雞。

(3)身體較圓較輕,腿較短,第2趾與第4趾的長短一樣則一般是雌雛雞。

3、看肛門括約肌的收縮情況

(1)一般雄雛雞比雌雛雞要發(fā)達,收縮力也會強很多,因此在雛雞剛孵出當天,可以將雛雞握在掌中,觀察其肛門的收縮情況。

(2)如果肛門出現(xiàn)閃動一陣,停一會再閃動一陣,肛門收縮次數(shù)少且慢就是雌雛雞。如果肛門收縮快而有力,則為雄雛雞。

二、雞苗的溫度是多少合適

1、剛出殼的雞苗溫度可以控制在35°C左右,以后可以每周降低2°C,直到降到20°C左右即可。在雛雞出殼后一定要加強管理,清除對雛雞產(chǎn)生應激因素的影響。剛出殼的雛雞體溫比成年雞低3°C,必須要經(jīng)過10天左右才能達到正常體溫,再加上雛雞的絨毛短而稀,所以不能御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這時需要進行人工保溫,這樣雛雞才可以正常生長發(fā)育。

2、養(yǎng)殖雛雞時要注意,除了要進行保溫外,還要注意控制濕度,孵化器和孵化室內一定要維持適宜的濕度,這樣才能保證胚胎發(fā)育正常。如果濕度過大,就會阻止蛋內水分正常蒸發(fā),影響胚胎發(fā)育,孵出的雛雞也不容易成活,一般孵化室內相對濕度一定要保持在60%左右。

3、如果雛雞的兩翼下垂,并且出現(xiàn)張口喘氣,拍翅搶水喝,發(fā)出啾啾的聲音,叫聲非常尖等現(xiàn)象時,一般是溫度過高導致。當溫度適宜時,雛雞分布較均勻,活動、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便后糞便呈現(xiàn)條狀,睡眠時頭頸伸直。

農村網(wǎng)  責任編輯:農村網(wǎng)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雞苗公母鑒別技術,雞苗的溫度是多少合適”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jishu/14449.html
      版權聲明:本網(wǎng)站刊載的資訊由網(wǎng)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wǎng)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wǎng)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wǎng)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chǎn)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wǎng)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詞:
 
[ 農業(yè)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