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事漸高,且老伴身體不好,2014年,69歲的何希生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去年,村里的扶貧干部給他介紹了在家做蜂具的工作,由工廠來收購。到2018年年底,僅做蜂具,何希生就賺了6000多元。
2014年,黃山市徽州區(qū)建檔立卡貧困村有1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2373戶4800人。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全區(qū)1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4307人已脫貧。已脫貧的人中,就包括何希生。
徽州區(qū)扶貧辦主任謝莉莉表示,按照“精準滴灌”和“靶向治療”的要求,在落實貧困人口幫扶措施和幫扶政策的過程中,關鍵抓住產(chǎn)業(yè)和就業(yè)兩項舉措,因為這兩項舉措能確保貧困人口長效脫貧。從2014年開始,徽州區(qū)的貧困發(fā)生率從3.95%降至2018年的0.04%。
何希生當初接到這個工作時有些不愿意,因為做蜂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他擔心自己做不好,耽誤別人的生意。村里的扶貧干部王靖找到何希生,勸他先試一試,如果不行的話再放棄。
蜂具是一個長方形的木框,中間有4根鐵絲穿過。何希生要把4個單獨的木條通過氣釘固定組裝成一個木框,然后再穿4根鐵絲,做一個蜂具可以賺0.32元。穿鐵絲的孔需要摁進去銅帽做保護,這由何希生的老伴做。有了家人和村干部的支持,何希生便接下了這個活兒。
在做蜂具的過程中,何希生不斷制造一些輔助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木質(zhì)的蜂具很輕,用氣釘加工的過程中,蜂具可能承受不住氣釘?shù)臎_力而移動,何希生的手因此沒少受傷。后來他在桌子上釘了4根木條,正好將蜂具固定。
現(xiàn)在,加工蜂具過程中不需要特別集中注意力的工序,何希生和老伴可以晚上邊看電視邊做,剩下的步驟則留在白天完成。何希生說,現(xiàn)在除了去田里干農(nóng)活兒,剩下的時間基本都在做蜂具,也不打牌了。“現(xiàn)在的日子好過了,我覺得很幸福”。
即使是做蜂具做到停不下來的何希生,過年也休息了兩天。而西溪南鎮(zhèn)竦塘村的謝銀棋除夕也沒有休息。謝銀棋今年63歲,妻子聽力、語言一級殘疾,喪失勞動力,唯一的兒子尚未成年并且有輕微的智力障礙,他是家里的唯一勞動力。
謝銀棋每天早晨4點半起床,先把十幾頭豬和200只雞、8頭小黃牛都喂了。他打算今明兩年慢慢減少飼養(yǎng)豬和雞的數(shù)量,把主要精力投入小黃牛的養(yǎng)殖中。竦塘村小黃牛在整個黃山市都小有名氣。今年春節(jié),小黃牛已經(jīng)賣到了40元/斤。
竦塘村是徽州區(qū)2014年建檔立卡的省級貧困村,謝銀棋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竦塘村小黃牛養(yǎng)殖基地、苗木基地、油茶基地、文化扶貧“八個一”工程等項目先后實施并發(fā)展壯大,村里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2017年年底,竦塘村順利通過安徽省第三方評估驗收組實地核查驗收,實現(xiàn)整村脫貧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