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新農教育 » 正文

癡心鄉(xiāng)村公益的“90后”(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2-28  瀏覽次數(shù):82883
內容摘要:申亞運開辦的鄉(xiāng)村圖書館免費向當?shù)剞r村學生借閱圖書,受到歡迎。 理想和現(xiàn)實沖突兩年后,山西省長治市一個名90后社會志愿者申亞運
9c4e36a5c034165b9f3412_副本           
申亞運開辦的鄉(xiāng)村圖書館免費向當?shù)?a href="http://gzstnw.cn" target="_blank">農村學生借閱圖書,受到歡迎。

            理想和現(xiàn)實沖突兩年后,山西省長治市一個名“90后”社會志愿者申亞運和父母取得和解。他考取一個事業(yè)編制工作,父母允許他開辦鄉(xiāng)村公益圖書館。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從事專職公益工作的夢想。

  2月27日,申亞運告訴記者,他位于長治市屯留縣西村的公益圖書館將在一周后正式開館。

  圖書館只有一間,12平米大,有八個花800多元買來的書架,還有500冊兒童讀物、500冊焊工、木工等技術類書籍。包括申亞運自己,圖書館共有五名工作人員,全是志愿者,三名是同學,一名是申亞運的大姨。

  這是理想和現(xiàn)實長時間拉鋸后的成果。

  2012年8月,22歲的申亞運從太原學院園藝系畢業(yè),經過考核,成為西部計劃志愿者,趕赴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城關鎮(zhèn)擔任秘書。

  工作之余,申亞運組織來自山西多家高校的志愿者成立公益團隊,為小學募捐圖書,參與保護母親河和朱鹮等公益活動。

  申亞運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專職志愿者。此后不久,申亞運先后到福建龍巖和山西晉中農村支教、支農。

  消息傳到父母耳中時,父母打電話讓申亞運回家就業(yè),考公務員或者事業(yè)編制崗位。

  申亞運的父母都是小學教師。父親說,“我理解他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但是在當今社會,人們普遍認為,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申亞運每月只有1000余元補貼,“吃的是大鍋飯,常常吃不飽。”即便如此,他仍拒絕回家。

  然而,現(xiàn)實是骨感的。志愿者一一離開,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他在精神上倍感孤獨。

  2013年10月,耐不住父母的一再請求,他決定回鄉(xiāng)開辦鄉(xiāng)村公益圖書館。

  申亞運認為,開辦鄉(xiāng)村公益圖書館,可以為農村孩子的未來提供另一種可能,“大人提供什么樣的環(huán)境,孩子們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沒有書籍,孩子們只能在曠野中玩耍。而通過書籍,他們能早早見識這個廣博的世界,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他認為,現(xiàn)在部分鄉(xiāng)村的圖書館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申亞運曾經在山西晉中某農村擔任圖書館管理員,但村干部并不愿意向孩子們開放圖書館,“嫌棄孩子們太鬧,害怕出現(xiàn)安全問題。”

  他希望自己的圖書館能免費為學生和村民開放,為他們提供適合他們閱讀、幫助他們增長知識的書籍。

  經過多次交談和抗爭后,家人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父母同意退讓,表示只要他參加事業(yè)編制考試,就提供部分啟動資金。大姨父愿意為圖書館提供房屋。大姨也表示愿意幫助管理圖書館。

  申亞運自己的200本藏書,加上社會各界捐贈的800本,總共1000多本書,足夠開圖書館。

  他籌資投入上萬元,購買書架,裝修房屋。他的鄉(xiāng)村公益圖書館位于長治市屯留縣西村寄宿制小學附近。

  2014年10月,申亞運通過在該小學當教導處主任的父親,以免費借閱的方式,向孩子們發(fā)放了70多本圖書,受到熱烈歡迎。

  同時,他通過面試,成為長治市某國營林場的管護員。父母得償所愿。

  2014年11月,申亞運正式成立屯留縣愛故鄉(xiāng)公益服務中心,并以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在屯留縣民政局正式注冊。

  他的最終志向是成立小而美的服務鄉(xiāng)村建設和平民教育的公益組織,開辦鄉(xiāng)村公益圖書館僅是一個實驗。

  申亞運說,他并沒有放棄當專職志愿者的夢想。未來,他將繼續(xù)關注留守兒童、貧困人群等,從事兒童關懷及成長、兒童閱讀、社區(qū)帶頭人培訓和鄉(xiāng)村綜合建設等公益工作。

  申亞運認為,社會公益組織可以填補政府無力顧及的空白之處,今后,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將會是一種趨勢。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劉順意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癡心鄉(xiāng)村公益的“90后”(圖)”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150228/33798.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