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不單湖南人愛吃,而且臺灣人也超愛吃,這是他們的日常的零食。
【警告】檳榔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致癌物清單1類致癌物,嚼檳榔可以增大口腔癌的發(fā)病幾率
檳榔
被譽為我國四大南藥之一,我國栽種檳榔已有1500年的歷史。海南是檳榔的主要產(chǎn)區(qū),那里有一個風(fēng)俗:客至敬檳榔。由此可見檳榔在當?shù)厝诵闹械牡匚弧8鶕?jù)當?shù)厝私榻B和古書記載,海南一帶很早就有檳榔待客的風(fēng)俗。晉代《南方草木狀?檳榔篇》中已有“廣交人凡貴勝旅客,必先呈此果”的記載。宋代《嶺外代答》一書寫道:“客至不設(shè)茶,唯以檳榔為禮”。海南人一直把檳榔作為上等禮品,認為“親客來往非檳榔不為禮”。800多年前,貶居海南島的蘇東坡就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
檳榔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頂端鈍圓,基部平寬,高~3厘米,基部直徑~3厘米。表面淡黃棕色至暗棕色,具淡色網(wǎng)狀紋理,基部中央有凹窩,旁有大形淡色種臍。質(zhì)極堅硬,切斷面可見大理石樣紋理。氣微,味微澀。檳榔的藥用價值高嗎很高。中醫(yī)用作治療蟲積、食滯、脘腹脹痛、水腫、腳氣等證。其果皮叫做“大父皮”,能行氣、利水、消腫。除果實外,樹葉也可食用。檳榔切片后沾上佐料,細咀慢嚼,吐完綠水,又生丹津,吃后臉紅耳赤,正如蘇東坡即興寫的“兩頰紅潮曾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的詩句。
檳榔產(chǎn)地
檳榔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nèi)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海南、臺灣兩栽培較多,廣西、云南、福建等(區(qū))也有栽培。
檳榔生長環(huán)境
檳榔喜歡生長在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中,無低溫地區(qū)的潮濕疏松肥沃的土壤最適合種植檳榔。
檳榔品種
1.榔玉:將成熟果實曬1~2天,然后放在烤灶內(nèi)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約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曬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鮮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實于鍋內(nèi)加水煮沸約30分鐘,撈出晾干,再將果實放置于烤灶內(nèi)用濕柴文火烘烤。約烤2~3天翻炒1次,連翻兩次便可。約8~10天用木棒從上面直插底層,如一插便入,說明底層已干,此時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鮮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將成熟果實縱剖成半,剝下果皮,曬干,打松干燥即得。
4.檳榔花:取尚未開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黃色或淡綠色為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