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問答 » 農業(yè) » 正文

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是怎么回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1-05-15  瀏覽次數(shù):81229
內容摘要:南美白對蝦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水產養(yǎng)殖項目,而且在養(yǎng)殖過程當中,我們要重視日常的管理,特別是對疾病的防治要重視,那么,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是怎么回事?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怎么防治?下面一起來進行一下了解。一、病因及
南美白對蝦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水產養(yǎng)殖項目,而且在養(yǎng)殖過程當中,我們要重視日常的管理,特別是對疾病的防治要重視,那么,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是怎么回事?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怎么防治?下面一起來進行一下了解。

一、病因及癥狀

南美白對蝦白斑綜合征(WSSV)是由白斑病毒感染引起,受感染的對蝦無力地游在池塘四周上層,頭胸甲和尾柄上有放射狀白斑點。有的體色變紅,但體側無黑斑,附肢不紅。甲殼易剝離,鰓黃色。食欲不振,胃、腸無食物,肝顏色變淺,腫大。放苗20天~60天為易感染期,在高水溫(25℃~32℃),低鹽度(0。1%~0。3%),pH值穩(wěn)定在7。5~8。5(每天變化不超過0。5)等良好條件下,病毒生長受到一定抑制,不易產生白斑綜合征。

二、流行及危害

該病主要發(fā)生在6月~8月,傳播迅速,蔓延廣,1月齡左右的幼蝦易被感染,一般3天~10天內大量死亡,死亡率最高可達80%~90%,是當前最常見的南美白對蝦暴發(fā)性流行病之一。主要傳播途徑為帶病毒的食物,水中的病毒粒子亦可經鰓腔膜的微孔進入蝦體,引起全身的病變。死亡進程隨著體長的增大而縮短,環(huán)境條件惡化是誘發(fā)該病的主要外界因素。水溫20℃~26℃時最易急性暴發(fā)。北方夏初、秋季第一、第三批蝦養(yǎng)殖期間易發(fā)病。此外,天氣悶熱,連續(xù)陰天暴雨,池中浮游藻類大量死亡,水變清,池底質惡化均可誘發(fā)本病暴發(fā)。

三、防治方法

1、放養(yǎng)健康的優(yōu)質種苗,種苗須經病毒檢測無病毒后可放入塘。苗大小在0。8厘米~1。0厘米,身體半透明,肌肉飽滿、粗壯,逆水游動有力,育苗池水溫在30度以下為好。
2、合理的放苗密度。半精養(yǎng)殖池放養(yǎng)密度為1萬~3萬尾為宜,高密度精養(yǎng)池塘放養(yǎng)殖每畝放養(yǎng)4萬~8萬尾為宜。
3、投喂含蛋白量高的優(yōu)質配合飼料,蛋白含量保持在41%左右,盡量做到早投喂。
4、在水溫較高時才放苗養(yǎng)殖。如無保溫設施,要在5月份水溫上升到25度以上放養(yǎng)較好。
5、保持良好的水質。水溫和鹽度日變化幅度在0。5%以下,pH值為7。8~8。6,日變化幅度在0。5以下,溶氧保持在4毫克每升以上,氨氮在0。02毫克每升以下,亞硝酸鹽在0。01毫克每升以下,水體透明度在40厘米~60厘米,每5天~7天向養(yǎng)殖水體全池潑灑二溴海因,并使用生物制劑如光合細菌、EM菌等等,保持水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6、藥物防治:在病害發(fā)生時用0。2%維生素C+1%的大蒜(打成漿)+2%強力病毒康,用水溶解后用噴霧器噴在飼料上,涼干后在上面噴上0。3~0。5的花生油,再涼干后才喂,每天2次,連喂5天。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是怎么回事及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怎么防治,南美白對蝦的養(yǎng)殖有重要的價值,在養(yǎng)殖過程當中疾病對養(yǎng)殖效益有嚴重的影響,這需要我們在平時進行預防。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南美白對蝦白斑病是怎么回事”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wenda/29200.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問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問答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