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技術 » 種植技術 » 正文

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哪種氮肥,水田的特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10-23 09:24  瀏覽次數(shù):2398
內容摘要: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入硝態(tài)氮肥,如硝酸銨、硝酸鈉和硝酸鈣等。硝態(tài)氮肥極溶于水,在水中分解為硝酸根,不能被土壤吸附,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施用銨態(tài)氮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最好不要直接撒施在水層里,銨態(tài)氮主要包括人糞尿、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銨等,這些銨態(tài)氮遇水會分解為銨離子,可以被土壤顆粒直接吸附。經常遇到洪澇災害,或者洪水倒灌,或者嚴重積水,這個階段要做的不是施肥,而是排澇、扶正秧苗。一、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哪種氮肥1、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施入硝態(tài)氮肥,比如硝酸銨、硝酸鈉和硝酸鈣等。硝態(tài)氮肥非常容易溶于水

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哪種氮肥,水田的特點

回答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入硝態(tài)氮肥,如硝酸銨、硝酸鈉和硝酸鈣等。硝態(tài)氮肥極溶于水,在水中分解為硝酸根,不能被土壤吸附,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施用銨態(tài)氮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最好不要直接撒施在水層里,銨態(tài)氮主要包括人糞尿、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銨等,這些銨態(tài)氮遇水會分解為銨離子,可以被土壤顆粒直接吸附。經常遇到洪澇災害,或者洪水倒灌,或者嚴重積水,這個階段要做的不是施肥,而是排澇、扶正秧苗。

一、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哪種氮肥

1、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施入硝態(tài)氮肥,比如硝酸銨、硝酸鈉和硝酸鈣等。硝態(tài)氮肥非常容易溶于水,在水里面可以分解為硝酸根,不能被土壤吸附,只能存在水溶液里面。而且它會隨著水分下滲或者浸出到地塊以外,遇到下雨或者灌溉量過大的時候會溢出田埂,導致大量流失。下滲到土壤深層的氮肥也會流失,在土壤干旱時又會順著土壤毛管水向上進行移動,聚集在土壤表面,導致根系沒有辦法吸收,利用率低下。

2、使用銨態(tài)氮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一定不要將其直接撒施在水層里面。銨態(tài)氮主要包括人糞尿、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銨等,這些銨態(tài)氮遇水就會分解成銨離子,被土壤顆粒直接吸附,也能被水稻根系直接進行吸收利用,但是在水層里會被蒸發(fā)一部分,從而降低肥效。銨態(tài)氮撒施到水田,會有一部分肥料粘在幼嫩的生長點和葉片上,非常容易發(fā)生燒苗現(xiàn)象。正確的做法是進行涼田時將銨態(tài)氮施入到土壤里,而且一定要施入土壤還原層,這樣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3、如果經常遇到洪澇災害,或者洪水倒灌、嚴重積水等情況,一般這個階段要做的不是施肥,而是排澇、扶正秧苗、清除水稻葉片和莖稈上纏繞的雜質和積水里面的垃圾,不能進行追肥,因為在大范圍積水或者流動的洪水里面施肥沒有任何效果。

二、水田的特點

1、水田按水源情況主要可以分為灌溉水田和望天田兩類。灌溉水田是指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能正常灌溉,用于種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主要包括灌溉的水旱輪作地。望天田是指沒有灌溉工程設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種植水稻、蓮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無灌溉設施的水旱輪作地。

2、水田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全年高溫或夏季高溫熱量充足的地方。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區(qū),降水非常充沛,雨熱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3、水田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區(qū),地形比較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水稻種植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比較大。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哪種氮肥,水田的特點”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jishu/45031.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詞: 水田
 
[ 農業(yè)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