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評茶用水的要求為清(非濁)、輕(軟水且雜質(zhì)少)、甘甜、潔凈(無異雜物味)、清冽、香滑、活(新鮮且健康),截止于明朝古代茶人對水的研究,基本也是我們當代對好水的標準,而好水對于茶葉亦至關(guān)重要。
1、論水
史載首次論水出于唐朝陸羽《茶經(jīng)》,曰:“喜泉源,惡渟浸。故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而泉源,山水、揀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p>
宋朝趙佶《大觀茶論》中曰:“水以清輕甘潔唯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p>
明朝田藝蘅《煮泉小品》中再次細化對泉源的研究,即:
“山泉者,引地氣也。泉非‘石’出者,必不佳。
流遠則味淡,須深潭渟蓄,以復其‘味’,乃可食。
泉,不難于清而難于‘寒’。甘易而香難,未有香而不甘者也。清寒甘‘香’,雅宜煮茶?!?/p>
并提出某些難得的“露者、雪者、雨者”皆為“靈水”,且在優(yōu)異的泉者之上。
而泉中倘若有蝦鱉、孑蟲、蛟蛇之類,最能“腥”味,則不可直食之。
我們從史論中做個總結(jié),即好水的標準為:
清(非濁)、
輕(軟水 鈣鎂鈉鐵等水溶性雜質(zhì)少)、
甘甜、
潔(無異雜物味)、
清冽、
香滑(特有的微量礦物質(zhì)帶來的質(zhì)感)、
活(新鮮 健康)、
貯(流太遠太久者 需蓄養(yǎng))。
截止于明朝古代茶人對水的研究,基本也是我們當代對好水的標準,古圣先賢真的非常有智慧。
2、評水
喝茶,是“喝茶”,可喝下去的絕大部分是水。如果水本身很難喝,這茶湯能好喝嗎?答案是一定不好喝!嗅覺、味覺、觸覺等受體細胞已有一定的訓練基礎(chǔ),或者天生這些方面比較敏銳的茶友,喝水時即能很明確的捕捉到水的氣、味和質(zhì)感。
我們根據(jù)現(xiàn)代的主要水源類別做一個水質(zhì)排序,山泉水>>礦泉水(天然)>>礦物質(zhì)水(水產(chǎn)品商的人為合成)>>江河湖水>>潭水水庫水>>井水。各水類內(nèi),也有優(yōu)劣之分,即有可能你在地的山泉水還不及自來水水質(zhì),每一個茶友應視所處地的實際狀況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