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問答 » 農業(yè) » 正文

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水稻種植方法總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1-07-31  瀏覽次數:8496
內容摘要:水稻主要病蟲害主要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水象甲、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和水稻黑條矮縮病。為有效防治水稻主要病蟲害,確保水稻生產安全、稻米品質和生產環(huán)境,要注意水稻有效防治。防治策略預防為主,

水稻主要病蟲害主要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水象甲、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和水稻黑條矮縮病。為有效防治水稻主要病蟲害,確保水稻生產安全、稻米品質和生產環(huán)境,要注意水稻有效防治。

防治策略

預防為主,綠色控制危害,降低用藥效率。主要集中在黔南、黔東南、銅仁、遵義等地的多年生重災區(qū),黔西南、安順、貴陽等地的多年生重災區(qū)。以稻田系統(tǒng)和健康水稻為重點,以抗病蟲害和調控品種為基礎,優(yōu)先采取農藝措施、昆蟲信息素、生物防治等非化學防治措施,從而提高稻田系統(tǒng)的自然控制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基數。應采用高效、友好的農藥進行應急防控。推進綠色防控專業(yè)服務,及時開展應急防控,促進水稻重大病蟲害可持續(xù)治理,確保水稻生產綠色高質量發(fā)展。

主要技術

(1) 篩選出抗?。停┢贩N。以稻瘟病、稻曲病和稻飛虱為重點,因地制宜選擇抗(耐)性水稻品種,避免種植高(感)性品種。

(2) 監(jiān)管。及時清理稻草(茬),減少病源基數。田埂和田邊應保留功能性雜草,種植芝麻、大豆、金盞花、鳳仙花等開花植物,保護寄生蜂、蜘蛛、黑肩綠蝽等天敵;為減少螟蟲的種群基數,應在路邊溝渠和機耕道路上種植香根草等誘捕植物,叢生間距3-5M。開展健身鍛煉。為提高水稻抗逆性,應加強水肥管理,及時曬田,避免重施和偏施氮肥,適當增加磷鉀肥的施用。

(3) 種子處理。

1、針對稻瘟?。缥痢⑷~瘟)和惡苗病,還可防止爛苗和枯死。每公斤干稻種加24.1%肟·異硫酰胺種衣劑SC(防稻瘟病有效期約70天)15-25毫升,12%甲霜靈種衣劑SC 10毫升,11%鹵代甲基·苯甲?!喚贩N衣劑SC 3-4毫升,取25%噻唑·苯甲酰懸浮種衣劑SC(也用于薊馬)和0.136%芝麻·吲哚·蕓苔可濕性粉劑各4~6ml,5%氨基寡糖水1g或10ml,加水5ml,混勻,制成種衣劑溶液。

2、稻飛虱(防治南方稻黑條矮縮?。?、稻水象甲、稻薊馬等,按每公斤干稻種選用4毫升600克/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9毫升18%噻蟲嗪懸浮種衣劑、1克0.136%赤霉素·吲哚乙·蕓苔可濕性粉劑,取5%氨基低聚糖水劑10ml,加水5ml,攪拌均勻,制成種衣劑溶液。

3、種衣劑法。干拌種:浸種前2天。將制備好的種衣劑溶液和種子充分攪拌混合,使溶液均勻分布在種子上。在陰涼處徹底干燥后,按常規(guī)方法浸種,促進種子萌發(fā)。發(fā)芽增白種衣劑:水稻種子發(fā)芽增白后,將配制好的種衣劑溶液與種子充分攪拌混合,使溶液均勻分布在種子上。在陰涼處徹底干燥后,按常規(guī)方法播種。

(4) 物理屏障育苗與性信息素誘捕。

1、物理屏障育苗。采用20-40目防蟲網或15-20g/m2無紡布覆蓋育苗全過程,阻斷稻飛虱等媒介昆蟲,防治病毒病,預防和減輕稻水象甲的危害。

2、性信息素。用性信息素防治越冬二化螟、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對于群體誘捕,可選擇持續(xù)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誘芯和配套誘捕器,平均每畝1套,誘捕器底部距地高度宜為50-80厘米。

(5) 天敵釋放與水稻+防治。

1釋放赤眼蜂。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赤眼蜂在高峰期開始釋放。赤眼蜂每代釋放2~3次,間隔3~5天。每畝均勻放置5-8個點,每次釋放量為8000-10000頭/畝。在高溫季節(jié),蜜蜂應該在晚上放飛。分蘗期蜂卡高度應高于株頂5~20cm,抽穗期蜂卡高度應低于株頂5~10cm。

(6) 第二階段科學安全用藥

根據預測預報和田間發(fā)生實際,推行達標用藥控害,在病蟲害發(fā)生程度較輕時,優(yōu)先選用生物制劑,不僅可以當代控害,還可保護自然天敵,發(fā)揮持續(xù)控害作用?;瘜W農藥交替、輪換用藥,避免同一種藥劑在不同稻區(qū)間或同一稻區(qū)內循環(huán)、連續(xù)使用,有效延緩和治理抗藥性。

1、稻飛虱。堅持“大力控制主要害蟲發(fā)生前的世代壓力基數,控制主要害蟲的世代控制”的防治策略,重點控制白背飛虱和褐飛虱,應急控制重點控制水稻生育中后期,對孕穗期1000~100叢、穗期1500~100叢以上的稻田施藥。以綠僵菌cqma421、氯菊酯、三氟芐嗪、吡蟲嗪、呋喃苯達姆、氟蟲腈、噻蟲嗪、硝苯吡侖、噻蟲嗪、吡嗪、呋喃苯達姆、阿昔洛芬等為對照。

2、藏紅花。從卵孵化初期到幼體發(fā)育高峰期,采取“規(guī)范用藥”的策略。分蘗期,孕穗后100叢稻有150個葉尖,100叢稻有60多個葉尖。生物農藥的施用應從卵孵化開始到幼體發(fā)育高峰期。殺菌劑可選擇為:短桿菌、綠僵菌cqma421、蘇云金芽孢桿菌、白僵菌、卷心菜粘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氨基甲酸吲哚惡威·阿維菌素、氯蟲藍·噻蟲嗪、阿維菌素·氟蟲脲、阿維菌素·氯蟲藍等。

3、二化螟。在分蘗期,當葉鞘叢生率達到8~10%或葉鞘枯株率達到3%時施藥。在穗期卵孵化高峰期施藥。主要用于防治上一代殘留昆蟲較多的稻田,當代蛾卵孵化高峰期與水稻斷穗期相吻合。對照藥劑與川楝相同。

4、稻水象甲。對越冬的一代成蟲、一代幼蟲和一代成蟲進行控制。重點抓好苗期集中防治、稻水象甲幼蟲期集中防治和苗期重點防治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拌種處理:600 g/L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25 ml,35%硫丹種衣劑干粉20-30 g拌入1 kg稻種。噴施:每畝5%克百威顆粒劑2-3kg或0.5%噻蟲嗪顆粒劑2-3kg,摻入一定量的干細砂,均勻撒入水田。農藥噴霧劑:根據噴霧劑用量控制,選用10%二氯菊酯混懸液、200g/L氯霉素苯甲酰胺混懸液或40%擬除蟲菊酯混懸劑。浸泡處理:將70%吡蟲啉WG 7.5g與50kg水混合制成浸泡液,在溶液中浸泡30分鐘后移栽。

5、稻瘟病。在田間病斑初期進行葉瘟防治,抽穗初期進行穗瘟防治。氣候適宜每7天二次施藥。枯草芽孢桿菌、春雷霉素、聚乳酸、參芩霉素、大蒜素、氨基寡糖、三環(huán)唑、丙基噻唑、咪鮮胺、乙胺嘧啶、唑菌酯、咪康唑、氟康唑、戊唑醇、六唑、乙胺嘧啶、蛋氨酸、三環(huán)唑、烯肟、戊唑醇、芐菌酯、芐菌酯、丙環(huán)唑等。

6、紋枯病和假絲黑穗病。紋枯病防治從分蘗后期到孕穗期和抽穗期;為防治稻曲病,對年發(fā)病率較高的品種和地區(qū)采用兩次葉面噴施防治技術。第一次是在稻谷休息前7-10天(10%水稻旗葉枕和頂雙葉枕)。第二次用藥時間是在間歇期(5%峰值,或第一次用藥后7天)。常用的殺菌劑有井岡霉素、井岡霉素、戊唑醇、氟環(huán)唑、噻呋喃甲酰胺、低聚糖、戊唑醇、肟、戊唑醇、咪鮮胺、甲硫氨酸、戊唑醇、吡唑、嘧菌酯、咪庫隆、氟環(huán)唑、噻呋喃苯醚。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水稻種植方法總結”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wenda/34702.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問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問答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