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是動物界中較為高級的動物,一般在生態(tài)公園或熱帶森林中會看到,那猴子有哪些品種?
1、獼猴
獼猴體長51~63厘米,尾短,具頰囊,軀體粗壯,前肢與后肢大約同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棱。頭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主要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巖山上,群居。成十余只乃至數(shù)百只大群。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捕食其它小動物。相互之間聯(lián)系時會發(fā)出各種聲音或手勢,互相之間梳毛也是一項重要社交活動。
2、懶猴
懶猴是一種主要產(chǎn)于印度和斯里蘭卡雨林地區(qū)的小型原猴,平均體長在17.5~26厘米之間,平均體重只有85~350克,有一雙面向前方的大眼睛,耳朵也很大,大拇腳趾與其他四趾相對,形成鑷子的形狀,可以拿握東西,沒有尾巴,身體為深灰色,毛發(fā)為銀白色,可以說是最可愛害羞的動物,瘦小的身體、大大的眼睛,極其惹人憐愛。
3、蜘蛛猴
蜘蛛猴因為它們的身體和四肢都很細長,在樹上活動時,遠遠望去就像一只巨大的蜘蛛,故得此名。頭又圓又小,尾巴比身體還長,毛多且密,沒有拇指,能直立行走。在樹上活動時用細長的四肢縱躍或爬行,還能用長尾巴纏繞在樹枝上蕩來蕩去,分布在墨西哥以南到巴西的廣大地區(qū),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里。
4、疣猴
疣猴算得上是猴類中最漂亮的了,因為它們身上的毛色多種多樣,長得也十分滑稽可笑。它們的臀疣很小,尾巴很長,尾巴端部常有一撮毛,有的還成球狀,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稱疣猴。有的生活在茂密的叢林里,有的生活在接近草原的樹林中,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葉,同時也吃野果和谷物。每群疣猴9~13只不等,由成年雄性率領(lǐng),用宏亮的聲音來保衛(wèi)它們的領(lǐng)地。動作靈敏,能在樹枝之間做長距離的跳躍。由于毛皮漂亮而遭到人類貪婪而放肆地捕殺,非洲各國已把疣猴列為珍貴保護動物。
5、葉猴
我國有6種葉猴,即黑葉猴、白頭葉猴、長尾葉猴、菲氏葉猴、戴帽葉猴和白臀葉猴,都是中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葉猴起源于歐洲,它們的祖先從歐洲經(jīng)非洲再到亞洲,首先進入東南亞地區(qū),然后沿著河谷或低地進入我國華南和西南一帶具有熱帶巖溶地貌的亞熱帶森林,即在目前的分布區(qū)生存繁衍,形成優(yōu)勢種群。
6、短尾猴
短尾猴也稱紅面猴,是體型較大的一種獼猴,體重5千克,體長50~56厘米,尾極短,顏面部常為暗紅色或帶紫紅色斑塊,體色深暗,背部多為暗褐黑色或暗橄欖棕褐色,腹面稍淺于背部,亦為暗棕黃色。主要棲于1500~3000米的原始闊葉林、針闊混交林或竹林地帶,食性較雜,既取食野果、樹葉、竹筍,也捕食蟹、蛙等小動物。
7、狒狒
狒狒體長50.8~114.2厘米,尾長38.2~71.1厘米,體重可達60千克,頭部粗長,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齒長而尖,可達5厘米,具頰囊。體型粗壯,4肢等長,短而粗,適應于地面活動。臀部有色彩鮮艷的胼胝。毛黃、黃褐、綠褐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較深。毛粗糙,顏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顏面周圍、頸部、肩部有長毛,雌性則較短,主要分布于非洲。
8、山魈
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科靈長類動物,頭大而長,鼻骨兩側(cè)各有1塊骨質(zhì)突起,其上有縱向排列的脊狀突起,其間為溝,外被綠色皮膚,脊間鮮紅色。雄性每側(cè)約有6條主要的溝,其紅色部分伸延到鼻骨和吻部周圍,這種色彩鮮艷的特殊圖案形似鬼怪,因而人稱山魈。群居動物,小群落生活,嬉戲于叢林及巖石間,主要天敵是花豹,但花豹一般只獵捕雌性山魈和未成年山魈。
9、金絲猴
金絲猴毛質(zhì)柔軟,鼻子上翹,有緬甸金絲猴、怒江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6種,其中除緬甸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外,均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群棲高山密林中,以漿果、竹筍、苔蘚為食,亦喜食鳥蛋等肉類,棲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長毛可耐寒。6個品種均為珍稀品種,均列為紅色物種名錄瀕危品種。
10、黑葉猴
黑葉猴體長約50~60厘米,頭小,尾巴較身體長,細長的四肢。頭頂有直立的毛冠,體背毛比腹面的毛長而密,臀疣較大。全身黑色有光澤,耳基至兩頰有白毛,手足均為黑色。以果實、種子、嫩芽和葉柄為主要食物,也吃鮮枝嫩葉、花苞、竹筍、小鳥及昆蟲,食物可達80余種。主要棲息于江河兩岸和低山溝谷地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棲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分布于緬甸、泰國、老撾、越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