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業(yè)百科 » 茶葉大全 » 茶器 » 正文

新華手工銀壺匠人蘇海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10-23 19:25  來源:昵茶網  瀏覽次數(shù):850
內容摘要:初識初見他,是通過一位老友介紹。他了解到我們尋找手工匠人的初衷后推薦了蘇海青師傅,他什么也不肯說,執(zhí)意要帶我們去看看。初見還未到門口時器物與器物間的敲打聲已經在耳邊響起。從大門看進去一個消瘦的老人家拿

初識

初見他,是通過一位老友介紹。他了解到我們尋找手工匠人的初衷后推薦了蘇海青師傅,他什么也不肯說,執(zhí)意要帶我們去看看。

初見

還未到門口時器物與器物間的敲打聲已經在耳邊響起。從大門看進去一個消瘦的老人家拿著一把,已經成型的半成品銀壺。皺著眉頭來回打量壺嘴的位置,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摸頭苦惱,嘴里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實在不忍打擾。

幾分鐘過去,他未察覺已在門口多時的我們。也許是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他看到了門口的我們,便招呼到家喝茶。

通過這次簡單的聊天,我對這位固執(zhí)有趣的老人家有了初步的了解。

匠人之路

他出生于一個世代打制手工銀器的手工世家,祖輩都是銀匠,一出生就伴隨著敲打銀器的叮咚聲長大。

海青師傅說:按理來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本應該比其他師傅起步早,其實并沒有。父親很早就遠走和很多手藝人一起到青海、西藏、貴州等地學習打制民族器具。

那個時候,匠人幾乎沒有出路,父親選擇留下在外地做生意。常年不回家,母親便不讓我碰這些工具,她希望我好好讀書,連畫畫也不讓,更別說打制銀壺。當時爺爺、叔伯們都是在一間小屋里打制,出來時房間也都會上鎖。

后來是因為放學常去村里其他伙伴家玩耍,有機會同其他小伙伴一起學習打制。師傅看我很是喜歡且很認真,就說服了母親。我這才有了機會,走上匠人這條路。

獨具匠心

也許是這條路來之不易,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格外珍惜。

說起關于大師稱號或者非遺傳承人,他搖搖腦袋說到,說實話不想要是不可能的。但這個東西不能強求,而且確實還小的時候一心只想打壺,也沒有心思再去上學,我們這一輩的沒有幾個是有學歷的,不像現(xiàn)在年輕一輩,讀完書再來學幾年,就可以成大師。

時代是這樣,我們改變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專注的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每一把壺都用心去打,在傳承老祖宗的文化的同時學習現(xiàn)在年輕人創(chuàng)造力。

其實,現(xiàn)在這一代人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你看我們以前打一輩子壺,最愁的就是賣不出去?,F(xiàn)在好了,他們用互聯(lián)網把銀壺賣到全國各地,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我們這些傳統(tǒng)手藝,很多做日本銀壺的同行都來看我們的“一張打”。

這天,我們聊了很多,我對眼前這位老人家有著發(fā)自內心的敬佩。

他和其他常見的匠人不同的是,他對銀壺品質的追求、對時代變遷的接納、手藝人的執(zhí)著。他說作為一個手藝人首先是守好本分,專注的去做好,再在作品中投入自己的心血和精神,至于是不是大師,讓品質和消費者說話?!爸拦识皇鹿省边@大概就是對蘇海青師傅最好的形容詞。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新華手工銀壺匠人蘇海青”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baike/42287.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農業(yè)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百科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