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yè)新聞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北大荒大興農場:科技喚醒豐收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2-11-04  來源:農民日報  瀏覽次數(shù):81114
內容摘要:北大荒集團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的49萬畝水稻走向成熟的金黃色,垂下沉甸甸的稻穗,當?shù)剞r戶管這叫壓圈??萍际痉稇艉汗馔兄鴫喝Φ?/div>

北大荒集團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的49萬畝水稻走向成熟的金黃色,垂下沉甸甸的稻穗,當?shù)剞r戶管這叫“壓圈”。科技示范戶胡春光托著“壓圈”的稻穗告訴記者,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科技小屋出“專家”

走進大興農場科技園區(qū),穿過科普長廊,來到科技小屋。記者看到,科技小屋設立了7個板塊,分別為品種展示區(qū)、新技術應用展示區(qū)、土壤剖面結構分析區(qū)、肥料展示區(qū)、水稻病蟲害識別區(qū)、農業(yè)沙盤及“水稻的一生”科普墻。

“我經常來請教一下咱們的專家,確保有一個好收成。”種植戶史慧德今年已經是第3次到這里來尋找答案了。很多種植戶都和他一樣,時常來這里聽講解、看展板、摸標本,全方位的感受、學習水稻的培育技術,從土壤結構到選種標準,從春種到秋收,每個種植環(huán)節(jié)的疑惑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

以科技小屋為中心大興農場有限公司形成了7條科技示范帶、9個高標準科技示范點、240戶農業(yè)科技示范戶,將科技種田的理念和技術傳輸?shù)?9萬畝稻田的每個角落,在農業(yè)領域發(fā)光、發(fā)熱。

科技園區(qū)送成果

大興農場農業(yè)科技園區(qū)成立于2004年,有科技人員9人,他們扎根黑土地,用自身所學不斷改變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同時也受到這片土地的溫養(yǎng),試驗項目、土壤化驗、技術培訓讓他們常年穿梭在各條田間路上,給種植戶們送技術、送服務,同時也將收集到的問題回傳,不斷地探索、完善更適合推廣、轉化科技成果的方法。經過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各項科技成果在這片黑土地上真真正正“落地”,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如今,側深施肥技術應用面積32.8萬畝、北斗衛(wèi)星導航技術應用面積67.5萬畝、淺濕干節(jié)水灌溉技術應用面積48.9萬畝、水田標準化改造9萬畝……

“過去老百姓種地完全靠經驗,品種雜亂,參差不齊。10多年前,水稻平均畝產也就在1000斤左右,園區(qū)成立以后,在三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實踐中,優(yōu)質品種覆蓋率達到了100%,連年豐收,畝產1300斤的地塊已經不在少數(shù),糧豆總產更是在2021年突破到了41萬噸!”回憶起農業(yè)發(fā)展的道路,農業(yè)發(fā)展部副總經理高海軍感慨萬千。近年來,在科技的支撐下,農業(yè)抗災能力顯著增強,水稻產量穩(wěn)中有進,稻米品質日益提高,農業(yè)“三減”和黑土地保護卓有成效。

科技示范戶“吃螃蟹”

“現(xiàn)在種地,水稻的好與壞與科技含量有直接關系,我就想把所有科學技術都融匯在我這塊稻田,讓大家看看啥叫新型農民。”胡春光看著自己的“科技示范田”和沉甸甸的稻穗自豪地說。

從春到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衛(wèi)星遙感變量施肥、變量側深施肥技術、節(jié)水灌溉等等,各種新技術、新機械在他家的稻田里輪番“亮相”。勇于挑戰(zhàn)喜歡創(chuàng)新的老胡不僅是水田標準化改造的“領頭人”,更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早在2009年,他就與東北農業(yè)大學合作,在自家地里試驗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技術,經過三年試驗,探索出一整套適合建三江地區(qū)水稻種植的施肥方式,大大增加了肥料利用率。從此,他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路上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成為了大興農場新技術推廣和應用的“第一人”。如今,老胡的地成了科技推廣的“打卡地”。

在科技工作者和示范戶的共同帶動下,更多種植戶走上了科技種田的道路,農場有限公司黨委也逐年加大基礎建設投入,陸續(xù)新建雙氧催芽車間2處、土壤化驗室1處、疊盤暗室育秧車間13處,農業(yè)科技部門年開展農業(yè)技術培訓30余次,形成了以農業(yè)科技園區(qū)為根基、管理區(qū)技術人員為主干、科技示帶為分支、科技示范戶為葉片的農業(yè)科技發(fā)展體系。

農村網  責任編輯:農村網
 

      溫馨提示:您正在瀏覽的文章是“北大荒大興農場:科技喚醒豐收田”
      原載地址:http://gzstnw.cn/news/20221104/83580.html
      版權聲明:本網站刊載的資訊由網友提供分享,資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表示農村網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建議。網友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處。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對于農村網的原創(chuàng)作品,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版權屬于農村網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凡用于商業(yè)用途需征得書面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工信部信軟〔2015〕440號   農市發(fā)[2016]2號   國發(fā)〔2015〕40號   農發(fā)〔2017〕1號   中央一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