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北大荒大兴农场:科技唤醒丰收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52
内容摘要:北大荒集团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的49万亩水稻走向成熟的金黄色,垂下沉甸甸的稻穗,当地农户管这叫压圈。科技示范户胡春光托着压圈的

北大荒集团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的49万亩水稻走向成熟的金黄色,垂下沉甸甸的稻穗,当地农户管这叫“压圈”。科技示范户胡春光托着“压圈”的稻穗告诉记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科技小屋出“专家”

走进大兴农场科技园区,穿过科普长廊,来到科技小屋。记者看到,科技小屋设立了7个板块,分别为品种展示区、新技术应用展示区、土壤剖面结构分析区、肥料展示区、水稻病虫害识别区、农业沙盘及“水稻的一生”科普墙。

“我经常来请教一下咱们的专家,确保有一个好收成。”种植户史慧德今年已经是第3次到这里来寻找答案了。很多种植户都和他一样,时常来这里听讲解、看展板、摸标本,全方位的感受、学习水稻的培育技术,从土壤结构到选种标准,从春种到秋收,每个种植环节的疑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以科技小屋为中心大兴农场有限公司形成了7条科技示范带、9个高标准科技示范点、24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将科技种田的理念和技术传输到49万亩稻田的每个角落,在农业领域发光、发热。

科技园区送成果

大兴农场农业科技园区成立于2004年,有科技人员9人,他们扎根黑土地,用自身所学不断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同时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养,试验项目、土壤化验、技术培训让他们常年穿梭在各条田间路上,给种植户们送技术、送服务,同时也将收集到的问题回传,不断地探索、完善更适合推广、转化科技成果的方法。经过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各项科技成果在这片黑土地上真真正正“落地”,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今,侧深施肥技术应用面积32.8万亩、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面积67.5万亩、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积48.9万亩、水田标准化改造9万亩……

“过去老百姓种地完全靠经验,品种杂乱,参差不齐。10多年前,水稻平均亩产也就在1000斤左右,园区成立以后,在三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实践中,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连年丰收,亩产1300斤的地块已经不在少数,粮豆总产更是在2021年突破到了41万吨!”回忆起农业发展的道路,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高海军感慨万千。近年来,在科技的支撑下,农业抗灾能力显著增强,水稻产量稳中有进,稻米品质日益提高,农业“三减”和黑土地保护卓有成效。

科技示范户“吃螃蟹”

“现在种地,水稻的好与坏与科技含量有直接关系,我就想把所有科学技术都融汇在我这块稻田,让大家看看啥叫新型农民。”胡春光看着自己的“科技示范田”和沉甸甸的稻穗自豪地说。

从春到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遥感变量施肥、变量侧深施肥技术、节水灌溉等等,各种新技术、新机械在他家的稻田里轮番“亮相”。勇于挑战喜欢创新的老胡不仅是水田标准化改造的“领头人”,更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早在2009年,他就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在自家地里试验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技术,经过三年试验,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建三江地区水稻种植的施肥方式,大大增加了肥料利用率。从此,他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大兴农场新技术推广和应用的“第一人”。如今,老胡的地成了科技推广的“打卡地”。

在科技工作者和示范户的共同带动下,更多种植户走上了科技种田的道路,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也逐年加大基础建设投入,陆续新建双氧催芽车间2处、土壤化验室1处、叠盘暗室育秧车间13处,农业科技部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0余次,形成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根基、管理区技术人员为主干、科技示带为分支、科技示范户为叶片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北大荒大兴农场:科技唤醒丰收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1104/835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